中国江苏网>江苏 > 社会民生 > 正文

0

南京苜蓿园大街综合整治19日开工

来源:南京日报   2017-04-12 08:58:00
苜蓿园大街综合整治19日开工 减少7个开口提升通行速度,替换92株杨树解决飘絮

  苜蓿园大街环境综合整治设计效果图。

  本报讯(记者 马金 査金忠 通讯员 祝鲲鹏 刘睿)苜蓿园大街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将于4月19日开工。记者昨从秦淮区获悉,该工程将减少7个道路沿线开口,加宽机动车道路幅,提升道路通行速度。同时,疏通新建雨水管网,更新改造杨树,综合整治沿线景观,打造“路平景美”的新景观。

  苜蓿园大街位于月牙湖东侧,北起中山门大街,经后标营路、紫金路,南至光华路,全长2.28公里,是主城东部的一条南北向主干道。苜蓿园大街建成后,仅在10年前进行过一次路面热再生处理,目前近60%的路面出现了龟裂、车辙、沉陷、麻面、补丁等各类病害,严重影响通行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而且机动车道路幅较窄,沿线小区和单位开口多,加上车流量日益增加,部分路段在早晚高峰期经常出现拥堵。

  昨天,记者在苜蓿园大街由北往南一路走下来发现,短短2公里多的道路两侧共有38个开口供小区、单位进出使用。其中,东南眼科医院有一大一小两个出口,紫金城小区在苜蓿园大街东西两侧共有5个出口。机动车、非机动车不断地从大大小小的开口进出,不但影响了主干道上直行车辆的通行速度,还存在很大的交通安全隐患。此次整治工程,将通过沟通协调,合并、减少部分开口。“原则上一个小区或一家单位保留一个出入口,全线一共计划减少7个开口。”工程建设方、南京壹城建设集团朱明说。

  南京壹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公司经理庞军介绍,目前,苜蓿园大街每股机动车道宽度为2.3米—2.5米,部分路段还存在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混行或非机动车道、人行道混行现象。此次将通过合理设置路幅、拆除沿线违建、按道路红线规划拓宽路面等方式,使每股机动车道宽度增加到3.2米—3.3米,部分路段实现机非分离、人非分离。“苜蓿园大街和后标营路口,东西两侧适当拓宽,各增加一股慢车道,实现机动车道、非机动车分离。”庞军说,长发公寓外的人行道宽度达6.5米—7米,将适当压缩以增加机动车道宽度。

  每年汛期,苜蓿园大街海月花园、梅花山庄、第六干休所等3处路段都会出现严重积淹水。此次整治工程实施前,建设方使用视频管道内窥技术,让小型爬行机器人对地下雨水管网进行了一次全面体检。“发现雨水管网有40多处堵塞、10多处破裂。”朱明说,此次将疏通全线雨水管道,新建900米雨水主管,增加路面收水口,使道路告别汛期积淹水。

  杨树飘絮扰民是沿线居民提出意见较多的一个问题。结合此次综合整治,苜蓿园大街全线92株杨树将全部去除,替代为香樟、栾树,同时打造错落有致的观赏绿化带和街道景观。

  该工程实施期间将保持双向四车道通行。先拆除道路中分带,采取临时硬化措施用于通行,两侧车道封闭施工;之后两侧车道开放交通,中分带再进行施工。道路整治将于“十一”前完工并恢复正常交通,其余工程将于10月底完成。

标签:苜蓿园;大街;综合;道路;整治;工程;19日;机动车道;沿线;两侧

责任编辑: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