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进出都是一身黄泥巴 高陈村村民出行何时不再难
要致富,先修路。对省定经济薄弱村——涟水县石湖镇方圩村原高陈村近2000名村民来说,能有一个好出脚路是最大的愿望。村内除了一条多年前村民集资20多万元修建的2公里中心路是水泥路外,其余道路均为坑坑洼洼的泥路,给当地村民出行和农业生产经营带来影响。3月下旬,记者来到这个位于涟水县东北角,与响水县和灌南县交界的边界村进行调查采访。
现在的方圩村是2009年由原方圩村与原高陈村合并成立的。原高陈村地理位置偏僻,基础设施较差。方圩村全村人均低于6000元的建档立卡低收入户有192户,原高陈村就占到一半,达95户,占原高陈村总户数的四分之一。
记者一下车,脚下是深一脚浅一脚的土路。“我们这里路啥时能修通呀?”几个村民围上前,你一言我一语,嚷嚷开了。“这条土路向北是我们二、三、四、五组村民出行和农业生产的主要道路。”村委会主任高明东领着记者来到二、三组交界的一条土路上介绍说,这个片区包括4个组1500多亩耕地,沿这条土路向北1.5公里就到了三县交界的地方,路西是灌南县百禄镇大南村,路东是响水县黄圩镇杨圩村,路的顶头是灌南的县道淮黄路。“村里几年前就向镇上打报告申请款子修路,但一直没结果。”村民插话反映。
“没有一条路好走。”顺着村民手指的方向,记者注意到,村中心路向南还有三条土路,是中心路以南四个村民小组的主要出行路,沿线有耕地2000多亩。由高陈到县道四黄路最近的高王路只有短短1.7公里,但崎岖不平,汽车开了足有10分钟。土路的尽头是徐马村(原赵王村)的水泥路,两条路在一个土渠的坝头相接,路北是土路,路南则是水泥路。
“主要是没指标。”高明东说,村里多次到镇上要“村村通”修路指标,但一直没争取到。据测算,村里7公里主干道土路修成3.5米宽的水泥路,费用概算100多万元。如果争取到指标,县、镇分担大头,村民每人只要筹资100多块,就解决了。在没有指标的情况下,只能通过“一事一议”的方式筹钱修路。按原高陈村1700多人测算,平均每人要负担七八百元钱,村民2016年人均收入仅8500元,比涟水全县农民人均收入13500元要少 5000元,无力承担这笔费用。“之前村里2公里的中心路已经找过村里在外人员和教师等筹过20多万元,现在再找他们出钱修路不现实。”
“周边相邻村都通了水泥路,唯独我们这儿成了被人遗忘的角落。”高明东说,老方圩村县道穿村而过,有指标的路和上级修的不要钱的路都有;村南边的赵王村临近主干道;村西边的淮泽村是“十二五”经济薄弱村,路渠一次性建成,当地村民没承担一分钱;村东边的响水县黄圩镇杨圩村的路都是水泥路,还很宽。只有我们这儿离县道比较远,上面领导下来一般也走不到这里,被忽略了。
没有水泥路,给当地村民出行带来极大不便。二组77岁的吴明成老人说,村民们最怕下雨,一下雨,路就烂,每次进出,都是一身泥巴,接送小孩上学的,电瓶车没法骑,只能寄存在路边的小店里,把小孩背回家。
不仅路难走,村里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也严重滞后。水渠都是几十年前开挖的土渠,年久失修,跑冒滴漏非常严重,灌溉成本高昂。今年70岁的四组村民高明波告诉记者,他家承包地有10多亩,正常打水要打3天3夜水才流到田边,每亩打水电费要花30多元。省委驻涟水帮扶工作队队员、方圩村第一书记王一初告诉记者,因为基础设施差,种粮大户和承包人也不愿意来这里搞土地流转,流转土地只有110多亩,不到原方圩村的三分之一。
“每次来到村里,看到村民们热切期盼的眼神,心里很不是滋味。”王一初坦言,对帮扶工作队而言,省委省政府给帮扶村确定的目标是“双增收”,即村集体年收入达到18万元、低收入户人均收入达到6000元。去年以来,帮扶工作队先后实施了光伏扶贫、技能培训、建立农业合作社等多个帮扶项目,千方百计地增加村集体收入和低收入户的获得感。“但帮扶资金毕竟有限,道路建设投入大,需要地方和上级有关部门来支持。”
记者了解到,针对高陈村民反映的出行难,石湖镇也曾做过专题研究,但因近年来没有指标下到镇里,加之镇财力紧张,修路计划一直处于停摆状态。“以带项目、带专项资金的方式,实施起来容易些。”石湖镇分管方圩片区的副镇长张洋说,上级部门将“村村通”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多向贫困地区倾斜,应该是最有效的扶持措施之一。
4月11日,省委驻涟水县帮扶工作队队长、涟水县委副书记孙国君向记者表示,帮扶工作队将努力协调当地政府和省有关部门筹措资金,希望能得到有关各方的大力支持,尽快帮助高陈村修建水泥路,让村民出行不再难。本报记者 丁亚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