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社会民生 > 正文

0

宠物猫影像被上网 谁在偷窥

警方提醒:注意安全防范,莫让智能家居成为隐患
来源:中国江苏网   2017-04-11 08:36:00

  不管身在何处,只需手机遥控,家里的空气净化器就能工作,回到家就能感受到家的清新,还有可以远程对话的摄像头,能照顾宝宝的育儿机器人……这些早年科幻电影里的场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已不再是梦想,越来越多的“物联网”家居模式进入了人们的视线,然而伴随着这些“脑洞大开”的智能家居服务,让我们的生活智慧化入户的,还有木马病毒、黑客窃取隐私、智能物品不合格等等安全防范隐患。近日,鼓楼警方就接到一位居民的报警求助。

  通讯员 鼓公宣 赵柏恋茹 万懿玲 交汇点南京晨报记者 钱鸣 晨宗

  身边实例 家里宠物猫的影像,莫名上了网

  吴女士为了拍摄家中宠物猫的日常,在客厅、餐厅等区域安装了监控探头,监控拍摄的画面可以实时传输到吴女士的手机上,同时吴女士也可以在手机上操控摄像头的转动及对焦。

  可是最近,吴女士在偶然的情况下在某萌宠网站上看到了自家宠物猫的视频,“我确定没有上传过任何影像资料到这家网站,也没有发给朋友看过,那么我在家拍摄的影像怎么会流到网上去呢?”为此,吴女士拨打了110,向警方咨询。

  据警方初步推断,由于吴女士家摄像头安装的云传输是24小时联网状态,而且她选择的摄像头品牌比较小众,防火墙做得并不牢靠,她也没有及时更新系统,下载修复补丁,查杀木马病毒。所以她认为最隐私的家里其实并不安全。

  专家实验

  女子家中走动,客厅画面被直播

  2016年,360攻防实验室专家刘健皓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专门针对家用智能摄像头进行过安全监测测试。从网上随便买了一个“爆款”摄像头,然后在手机上随机输入一个手机号,用电脑进行几个简单的破解操作,即可绑定摄像头。此时,不仅与该手机号匹配的摄像头拍摄的场景一览无余,甚至能看到一些家庭的客厅和卧室内的场景。“比如,我们看到的一个摄像头的画面中,有两名穿着睡衣的女子在客厅里来回走动,客厅电视中正在播放着热播电视剧《欢乐颂》。”刘健皓说,在另一个家庭,摄像头被安装在了卧室,卧室的床铺摆设一目了然。

  业内观点

  智能带来的安全隐患令人担忧

  前不久,央视315晚会上,节目矛头直接指向了智能家居产品,对其安全问题进行重点曝光。央视发现,用户家中的智能插座突然失控导致灯光闪烁不停、安装了智能摄像机的上海深圳两家庭生活画面被一览无遗,甚至整栋建筑的楼宇灯控系统被完全控制等问题。

  对于智能家居产品存在的问题,南京物联传感技术有限公司总裁兼CEO朱俊岗表示了担忧,他说,“智能”在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其存在的安全隐患也不得不令人担忧。被曝光的智能家居网络安全问题,很大程度上跟联网有关。而WiFi技术凭借传输速度快、成本低等优势,成为用户连接智能产品的首选。但WiFi最大的问题要数安全性非常低,容易被不法分子窃取攻击。

  ■ 警方提醒

  家里装摄像头,应注意风险

  “所有的智能家居设备现在基本上不堪一击”。在某国际知名黑客大赛上,从过去的汽车、无人机、摄像头、手机等设备,到现在包括门锁、电灯泡,只要是智能设备,几乎全都在现场被攻破。据介绍,破解智能硬件非常容易, 智能家居设备刚起步,安全问题和漏洞很多。

  警方提醒广大居民在家中安装摄像头应该注意避免安装在卧室、洗手间等处,可能会涉嫌侵犯他人的隐私权;擅自将录有其他家庭成员行为的视频向社会公开,也有可能涉嫌侵权。尤其是有些居民在家安装监控主要是为了监督家中无人时保姆的工作。特别应该注意,需将摄像头安装情况提前告知保姆。

  智能安防虽好,但如何防范从“安全监测”变为“安全隐患”,如何弥补黑客入侵、代刷“人脸”的技术漏洞,成为各大监控厂商颇为头疼的问题。智能安防从专业市场进入大众消费市场,在品牌认知度和大众熟识度上,还有待进一度提高。

标签:

责任编辑:苗津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