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下乡, 美了乡村富了农民
聚焦富民看我“三十六计”
南京市江宁区中部美丽乡村片区上月启动建设,担纲这一片区开发的是同一天挂牌的区旅游产业发展公司,以区交通建设集团为班底,联合区属近10家园区单位新成立的国资平台,注册资本达10亿元。在把西部山水装扮成美丽乡村的“百花园”后,江宁国资挥师东进,要把湖熟、淳化等街道350平方公里圩区水乡,改造为“大都市近郊水乡田园旅游示范区”。
中部片区启动建设的核心区在湖熟周岗地区,句容河和秦淮河围合的水网地带。记者驱车下宁杭高速,一路上麦苗青青、菜花吐黄,一派早春风光。可是公路还是普通的水泥路,路边散落着一些杂货铺、修车店,村子挤挤挨挨,没什么“看相”。虽然也有三两农家挂出“乡土菜”的牌子,却很少有人光顾,店家对记者说,每年除了秋天湖熟菊花园开张时有生意,平时很少有游人来。
然而记者驱车沿汤铜公路西行半小时,来到江宁西部生态旅游廊道,完全是另一番“情境”:灰黑的“绿道”就像是一条丝带,飘飞在山水田野间,放眼望去远山连绵、烟气蒙蒙,鹭鸟在丛林、河塘上翻飞……虽然下着小雨,但路上不时瞧见一群群戴着头盔、撅着屁股踩着山地车的驴友;水库边山林下,不少开车族钻出车子打着雨伞拍照取景。这条乡村旅游道北起牛首山,南抵横山,在中部“重要据点”——云台山下的黄龙岘村,村前路上车子停了一两百米长,午饭时分,村里30多家农家乐锅碗瓢盆“交响”,厨房里飘出诱人的饭菜香。
“村子把环境做好了,不愁城里人不送钱来。”黄龙岘“龙凤酒楼”老板汪中风开心地说,原来村子也是个“鸟不生蛋”的地方,虽然有山有水,可是交通闭塞,不但游人不来,茶叶也卖不出好价钱。区交建集团开发建设西部旅游廊道、整体改造黄龙岘村后,村里开出30多家“农家乐”和5家民宿,生意没有不好的。
他花了7万元钱把自家房子收拾清爽了,院子里搭出阳光棚,挂出大背投,摆出了七八张餐桌,双休总要等翻台;城里人吃了还要“带的”,村里土特产从竹笋、土鸡到茶叶,样样是抢手货,茶叶“龙针”从过去的七八百元一斤,卖到如今的两千多元一斤。
江宁西部,像黄龙岘这样的旅游专业村,有十几个,全部通过全长80多公里的乡村旅游道串联。江宁区交通建设集团的带动引领,根本改善了西部片区430平方公里的交通和环境面貌,吸引了各路资本投资乡村旅游:区商贸集团投资2000多万元建成公塘头民宿村,上市公司东方园林投资7000多万元“盘下”秣陵街道苏家村,客商杨先荣投资6亿元开发大塘金“婚庆文化小镇”……江宁区统计,去年共有785万游客来到美丽乡村,西部约有3000多农民从事乡村旅游,农家乐经营户均收入28万元,其中美丽乡村全覆盖的谷里街道农民人均收入2.6万元,比“全市平均”高了5000多元!
“山水再好,也要资本点化”,江宁交通建设集团董事长费盛忠说,发挥国资平台的战略引导和基础支撑作用反哺乡村,对国资平台既是责任担当,又是发展机遇。开发黄龙岘和乡村旅游道驿站群,该集团不但每年有2000多万元的旅游收入,还手握2.3万平方米的旅游资产,实现了多方共赢:环境增优、百姓增收、资产增值、企业增效。
夹在西部美丽乡村百花园和东部汤山温泉小镇间,江宁中部片区“红了眼”。“我们这里山水有上秦淮湿地、青龙湖、马场山,文化有杨柳村古民居、周岗红木,旅游资源很多,水乡更具特色,是交通和环境设施拖了后腿”,中部片区某街道负责人“叹苦经”,作为农业街道,每年可用财力才两个多亿,无力从根本上改善“自身面貌”,发展乡村旅游亟需“助推剂”和“加力挡”。
中部片区的困境、苦衷,正是江宁区委、区政府的关切。区旅游发展公司总经理钱鹏辉介绍,江宁以交通建设集团为基础,开发区、高新园、牛首山、江宁紫金、城建集团等联合出资开发中部,“移植”西部片区经验。未来三年,江宁每年将投入10亿元,推进旅游绿道、水上交通、水利整治、精品民宿等9大工程,引导有资本实力、有专业团队的社会力量参与,建设一批致富农民的旅游专业村, “今天的江宁西部,将是三年后江宁东部的现实模样!”
本报记者 顾巍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