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成网友曾通过网络祭奠逝者
中国江苏网3月31日讯(记者李冲)昨天,一项针对网络祭奠的调查结果显示,两成网友曾通过网络祭奠逝者,超五成网友愿意付费进行网络祭奠。
目前有许多祭祀网站,只要注册成会员,按照提示便可为亲人建立一座永久的网上纪念馆或网上墓地。人们可在网上拜祭,通过留言、上香、献花、祭酒及发表祭文、上传相片等方式对逝者进行追思。随手记理财社区在清明前夕做了一项针对网络祭奠的调查,参与调查的网友中,有20.4%的网友曾经通过网络祭奠逝者。在接受程度方面,有40.7%的网友能够接受网络祭奠这一新兴方式。
据了解,目前多数在网络上进行的祭奠活动都需要充值消费,例如购买虚拟贡品、建立网页版纪念馆等。对此,47.6%的网友不愿意为此付费,而超过五成网友表示可以有所花费。其中,23.2%的网友愿意每年花费100元以内,17.7%的网友愿意每年付出100元至300元,6.2%的网友愿意每年花费300元至500元,5.3%的网友选择了每年500元以上。
相比传统的祭奠方式,59.3%的网友认为网络祭奠更加文明安全,有效减少环境污染。也有部分网友认为网络祭奠在感情表达和仪式感上不如亲自到墓地祭拜。
■相关新闻

“故人沐浴”演绎生命庄严
扬子晚报(通讯员黄隽记者董婉愉)昨天下午,南京市殡仪馆在博爱厅举行为故人洗浴典礼,100多位市民代表和媒体记者观摩了这场隆重的丧典。
完整的故人沐浴流程包括初步清洁、面部清洁、指甲清洁与打磨、四肢和身体清洁、洗发吹发、喷涂保湿液、更衣、化妆等步骤。这些环节可以根据家属需求进行增减。室内柔和的乐声下,化妆师抚摸、揉搓、擦拭等每一个动作都轻柔而舒缓。“就是要淋漓尽致展现生命离开的最后时刻,尽善尽美给予逝者最高尊严。”南京市殡仪馆负责人介绍,这些殡仪工此前经过严格培训。
“故人沐浴”仪式最早可以追溯到我国古代夏商时期,至周朝时期将其纳入正规礼法,在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也有沿袭。南京殡仪馆去年9月向市民推出“故人沐浴”服务,以传统殡葬文化和现代殡葬服务为基础,在传统仪式中加入现代改良元素,“沐浴服务”耗时在30—80分钟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