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调查】乡村复兴,需重塑田园之美
3月28日,昆山锦溪镇祝家甸村,29岁的杨雅筠给记者讲她自己的故事。今年初,杨雅筠收缩在上海的广告传媒公司业务,成为回流乡村参与乡村复建的志愿者。她说,村里人以前都往城市涌,村子日渐衰败。这一年多来,规划设计大师以文化为切入点进行乡村复兴,让村子活力重现。
祝家甸村,成为江苏乡村复兴大潮中率先溅起的“浪花”。28日,省内外规划大师齐聚这里,倡议各方共同推动田园乡村建设实践。
让记忆里的江南重生
进入祝家甸村,第一眼就是惊艳。远处,长白荡的碧波、油菜花的烂漫衬着传统江南民居,宛如一幅水墨画。近处,高耸入云的红砖烟囱旁,是改造后既有传统砖窑风貌又注入现代文化创意元素的砖窑文化馆。馆内展陈着精致的砖艺及文创作品,玻璃瓦与红砖相融的砖窑二楼,空间自然通透,“淀西砖瓦二厂”的大写繁体字仍存留在墙面上,陈列的文字与图片述说着祝家甸村古窑金砖非遗文化。
“三十六座桥,七十二座窑”,曾是对这里独特地理特征和鲜明历史风貌的生动概括,小桥流水和红砖窑厂成为很多人的童年记忆,后来砖窑厂慢慢退出历史舞台。村口这座砖窑厂1981年建成,废弃后差点被爆炸拆除,哪知道却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崔愷相中。他认为,“不合时宜”的废弃砖窑承载着非遗文化,凝结着当地人的记忆和汗水,蕴藏着重唤乡村生机的天然基因。
崔愷设计团队进行“微介入”和“微整形”,在保护和利用中寻找平衡点:一层基本的窑体保持不动,保存原入口、楼梯和内部结构,利用预制钢拱进行加固构建;二层棚架重新改建,选用轻钢结构作为屋顶支撑;尽量利用窑体内的空气作为冷源,辅以电扇作为制冷系统,绿色环保……
崔愷同时承担昆山西浜村农房的改造设计。同样以最轻、最细微的方式更新与改造,并恢复当年《玉山雅集》中玉山草堂的气质雅境建成昆曲学社,利用沟通村落的水网交通,通过小舟和昆曲将文化融入生活,水乡曲荡,留住乡音。
就这样,在小桥流水的江南小村里,乡村复兴唤醒当地人的乡情记忆。
“回流乡村的年轻人慢慢在增加”,杨雅筠说,每到周末,周边城市的人们蜂拥而来,“民宿、农家乐很兴旺,村里的老阿姨也有工作干了。砖窑文化馆成了村里的文艺聚集地,我也会帮助引进一些高大上的活动”。
让农民成为乡村复兴主体
“万物有所生,独知守其根。”乡村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但在快速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中,乡村面临着资源外流、活力不足、基本公共服务短缺、人口老化和空心化、乡土特色受到冲击和破坏等严峻挑战。原本亲近的家乡,渐渐让很多人感觉陌生、有了疏离感。
省住建厅副厅长刘大威介绍,6年前江苏启动实施“美好城乡建设行动”,探索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彰显、激发、重塑乡村价值。当时组织设计大师深入全省283个乡村,历时15个月、行程5万多公里,了解农民最关心、最迫切、最急需、受益面最广的问题,这为随后开展的村庄整治提供决策依据。而如今,这也成为乡村全面复兴的底数。
江苏乡村实践,引发专家学者和执政者们诸多思考:乡村发展未能得到城市同等地位的重视,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改变。回归田园正成为不少人的向往。
省住建厅厅长周岚表示,“十二五”期间江苏更多立足于改善农村脏乱差的环境面貌进行农村建设,物质环境对乡村改善而言是一个触媒,但乡村建设终究是乡村社会的综合复兴。
“乡村复兴的本质不是自上而下,而是自下而上。它不是迅即的,而是渐进的过程,必须靠农民主体作用的发挥、全社会的共同帮助和推动。祝家甸村的村庄复兴规划虽由大师完成,但吸纳村民参与,村中受过教育在外工作的孩子慢慢返乡,作为志愿者参与,建设工作做得很仔细,参与的过程也变成农民重新认识家园、重塑家园自豪感的过程。”周岚说,今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要求“建设既有现代文明又具田园风光的美丽乡村”,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也提出“加快美丽宜居村庄建设,着力培育一批有特色的美丽乡村”,《倡议》是对中央和省委省政府要求的呼应。
让乡村在生态文明时代弯道超越
“关注田园建设是历史的必然,江苏率先提出田园乡村建设的命题,给既体现现代文明又体现田园风光的乡村建设提供示范。”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修龙表示。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石楠充分肯定昆山乡村复兴实践,“如果说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时,乡村明显落后于城市,那么眼下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一旦在乡村高度融合,将有助乡村在生态文明时代实现弯道超越”。
“城乡身份认同不明、生活方式变迁、传统营造工艺衰亡,让当今乡村产生了‘特色危机’,由此也让乡村变成了‘回不去的是故乡’。”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王建国坦言,长期以来,各级政府习惯用建设城市的思路来建设农村,用发展工业的思路发展农村,导致农耕文明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严重失控。
崔愷直言,乡村复兴,须找出乡村个性特征、历史文化基因,不应是对村民的房子进行“虚假的化妆”,而是引导性示范,用“小精品”的办法替换“大投入”式的乡村营建,“文化自信和文化创新,对建筑界也是非常重要的机会。回到乡村,可能才会真正找到我们文化的根。当然,提升乡村文化,也应注入时代元素。”
本报记者 汪晓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