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社会民生 > 正文

0

拉黑!让低俗直播无地可圈

“脱衣门”“造人门”“黄鳝门”频频热炒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董晨   2017-03-27 07:39:00

  这两天,一条“网红女主播让黄鳝钻入其体内”的低俗视频在网上热传。“黄鳝门”也成为继“脱衣门”“造人门”后,又一试图以大尺度挑战底线而引发争议的热点视频事件。

  2016年被称为“网络直播元年”。随着互联网直播终端从电脑端向移动端转移,“全民直播”渐成资本风口。数据显示,2016年5月起,每3小时就有一款新的直播软件上线。百度、腾讯等互联网巨头更是纷纷涉足直播。截至2016年12月,网络直播用户达到3.44亿,占总体网民的47.1%。

  各路资本蜂拥而至,网络直播市场规模高达百亿级。可是,在网络直播狂欢的背后,却是乱象频出的现实。

  “看似无聊的背后,其实是流量入口的争夺。”南京师范大学传播学者魏明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普通人看来,或许无法理解为何有数以亿计的用户愿意花这么多时间去看一个普通人吃饭、聊天、唱歌,甚至还花钱打赏。但在资本看来,这些直播平台就是巨大的流量入口。谁能留住这些眼球,就意味着能实现更多可能。”

  眼球争夺战,一旦监管不到位,就容易变成“底线挑战赛”。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经过前一段时间的整肃,大的直播平台还相对好一点,不少名气不大的直播APP则依然无视规则。为了吸引用户,有的干脆就以“黄播”为噱头,大量的色情表演充斥其中,挑战着监管漏洞。

  有讽刺意味的是,在这些无视底线的表演进行的同时,直播界面上却是下面这段文字:“提倡绿色文明直播,网警24小时在线巡视,直播内容含吸烟、低俗、引诱、暴露、挑逗、辱骂他人等行为都将被封停账号。”不过,口号归口号,表演归表演。这些主播并未被封号,来自网友的金钱打赏,依然在大量流入主播和平台的口袋。

  直播平台,并非没有规则。就拿去年底最新出台的《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来说,就提出了实名注册、实时监管、违规封号等具体要求。既然如此,为何在实际操作中,仍有如此多的平台经营者在铤而走险?

  “一是巨大的利益诱惑,二是违法成本偏低。”魏明在和记者交流时就说,“只要能诱惑网友打赏,一个主播一小时的收入可能高达数千元,这钱是要和平台分成的。一个平台有多少主播,这里面的利益空间又有多大,可想而知。另外,不要说封号了,就算是把这个平台关掉又如何,只要他们再开发一个APP,一切就又能重新开始了。”

  法德永衡律师事务所律师曹彧说,“根据要求,互联网直播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直播内容审核平台,对互联网新闻信息直播及其互动内容实施先审后发管理。但在实际操作中,的确存在监管不到位的情况。目前,国内一些大的平台已经通过电脑自动过滤画面+鉴黄师人工鉴别的方式,对直播内容进行管理。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监管的逐步覆盖,那些不正规的平台终会被淘汰。毕竟,如果长期纵容直播人格侵权或涉黄内容,就构成了传播淫秽的刑事罪,平台的法人代表和相应管理人都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不过,我们希望这段‘大浪淘沙’的过程能越短越好。”

  不少平台试图把在直播界面上打的那段“提醒文字”,作为自身的免责声明。对此,曹彧并不认可,“如果在一个直播平台出现了违规现象,管理部门就要去看它有没有配备监管人员和相应的技术设备,如果有,而且仅是偶发现象,那么平台可能真的不知情,也有可能是直播者通过黑客技术绕开监测设备,那提出相应警告即可。但如果一个平台频发此类现象,有人举报它却置之不理,那自然是其故意放纵导致的,也就不存在什么‘免责权’了。”

  至于换个马甲再开发APP的问题,曹彧说:“这就需要相应APP应用市场管理方的配合,一定要把好内容审核关,不让不健康的APP流入市场。此外,对这些应用市场也要有相应监管措施,如果把关不严,那就是‘谁上架,谁负责’,要有相应配套的惩罚措施。只有多管齐下,才能还直播一片净土。”

  在监管层面,魏明还提出了“建立黑名单”的建议,“要落实好实名制等制度,让那些违法的主播在这个平台犯事之后再也无法进入别的平台。就像公民信用体系一样,违法记录可查询。既然做主播,就要守规矩。只有把这些违法的、赚快钱的主播纳入黑名单,让他们在业内无法立足,才能起到足够的惩戒作用,保证整个行业健康发展。”

  本报实习生 冯圆芳

  本报记者 董晨

标签:

责任编辑:戴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