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在宁提醒房地产投资风险 房子不是用来“闲”的
不用讲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经济学家侯云春在台上进行了1个小时的“脱口秀”,谈及房地产市场,他一口气报出一串数字,说明当前房地产泡沫的客观存在。他认为,住房要回归居住本质,不是用来“炒”的,也不是用来“闲”的,必须通过合理征收房产税的手段逼出投资客手中的住房资源。
22日,由新华报业网举办的“2017年中国南京春季经济论坛”上,侯云春表示,这些年来房地产高歌猛进,城镇家庭人均居住面积达36平方米,这一数字比美国的63平方米低,与英、德、法不相上下,比日本的18.6平方米和韩国的18.8平方米却要高得多。一项测算显示,上世纪90年代日本房地产泡沫严重时,房地产价值是GDP的200%;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房地产价值是GDP的170%;我们现在的房地产价值是GDP的250%!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去年房地产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达6.5%,GDP中相当多的部分来源于盖房和拆房。
“其实,不是房子少了,而是闲的房子太多了!美国人均购房支出占收入的30%,中国已占到40%,几代人的积累买一套房,还有的怕房价上涨,买了多套房,但并不住。” 侯云春认为,市场上到底有多少闲置房源,要摸清底数其实比人口普查容易得多,但为什么搞不清楚,当然是因为其中还存在不少利益纠葛和博弈。
“房地产拉动72个产业,也有人说拉动100多个产业,房地产泡沫对经济伤害大。”他表示,2000年至今,房地产市场已经历6.5轮调控,目前是第7轮调控的下半场。但几轮调控都已证明,采用行政手段调控房地产市场难以成功。
“还是住房制度设计出了问题,之前有诺奖得主也建议,中国应加强资本利得税的征收,防止炒房。”侯云春强调说,“在德国餐厅用餐,吃不完要罚款,因为你只有使用资源的权利而没有浪费资源的权利。住房消费同理,持有环节不采取措施,就将造成资源浪费,而自住和出租都可以把资源盘活。”也正是从这个角度而言,出台房产税势在必行,以促使住房理性消费、合理使用。同时他也坦言,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房产税制定出台还会有一个过程。
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耿强直言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建立的重要,“房地产应杜绝‘盲人摸象’,当前最大的问题是,供给层面是计划的,需求层面却是市场的,互相撕扯,站在哪个角度都不开心。建立长效机制,就是要把供给和需求的关系理顺,仅仅是掐一头不可能解决矛盾,堵一头更可能恶化市场。调控导致的短期内的成交量萎缩、价格平稳,正是为了给长效机制的建立换取时间。”
对于今年的房价走势,耿强以“大涨大跌不现实”来预判,比如,北京限购与学区房价格暴涨有很大关系,南京限购、句容也限购,可以看出房价上涨缺乏政策纬度支撑。侯云春也表示,房价上涨带来很多遗憾,大跌更不得了,对经济和社会的损伤更大。
在房地产调控从紧背景下,市场上流动的资金还能流向房地产吗?侯云春给出的答案是:最好不要投资房地产,今后面临的风险会很大。自住可以出手,且货币政策应会保持稳健和中性,有利自住贷款购房。耿强则建议,个人资产配置应根据个体情况进行不同的财富配置,比如,55岁以上的群体,不建议涉及股票操作;而今年理财收益超过5%是大概率,专业人士可以做一些5年至8年的股权配置,“不要总是只想着5个月至8个月的事情”。 本报记者 汪晓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