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民警王峰追捕逃犯途中遇车祸殉职
36岁的王峰走了。
办公桌上,几朵盛放的白菊,三枚火焰跳动的蜡烛,映衬着照片中的浓眉大眼。电脑旁有只Q版警察公仔——那是他春节录制拜年视频的小纪念品。
王峰,同事眼里的“拼命三郎”,从警11年出差481趟,行程120余万公里,破获各类刑事案件52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600余名、网上在逃人员608名,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价值9800余万元。
3月19日,王峰在河北省定兴县抓捕逃犯途中被车撞倒,于次日凌晨因公殉职。
千里追凶,年轻生命猝然定格
3月12日,无锡市公安局北塘分局刑警大队一中队中队长王峰,主动请缨到河北出差,抓捕两名涉嫌盗窃、诈骗的重点对象。此前,他已连续加班半个月。
没来得及回趟家,王峰和同事立即出发。在固安县、沧州献县、河间等地,他们日夜不停地调查、摸排、蹲点,走访群众近百人,终于锁定两名嫌疑犯行踪,并于18日完成追查和抓捕准备工作。
刑警大队大队长劝疲惫的王峰先回去休息,可王峰不愿撤:“还有一个逃犯的老家在保定定兴县,离这只有百来公里,我想去一趟,联系当地公安局协查布控。”
19日,王峰和搭档毛友良赶到定兴县,打算先去探探线路,次日一早就能开展工作。当晚10点半,初春深夜的寒风中,王峰徒步穿过附近的107国道时,被一辆呼啸而来的厢式货车撞倒当场昏迷。20日凌晨0点15分,王峰因严重颅脑损伤在定兴县人民医院经抢救无效,因公殉职。
山高路远,“峰子”专啃疑难案
王峰走了,消失在他最习惯的办案路上。
2016年,出差26趟,行程涉及上海、广东、海南等17个省市,112天;2015年,出差27趟119天;2014年,出差23趟109天……这是北塘刑警大队根据差旅单统计出来的王峰近三年出差情况。
“王峰一年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办案途中。”北塘分局刑警大队大队长袁波说,王峰被同事们戏称“峰子”,谐音“疯子”,因为他不仅抢着出差,还专啃重大疑难案件,喜欢去山高路远的艰险地方抓捕嫌犯。这个“癖好”,始自王峰做刑警的第一天。
2008年12月14日,王峰从派出所调到刑警大队上班第一天,辖区内发生一起恶性案件,一对老夫妇在家中被害。王峰随队循线查证犯罪分子线索,最终在河南鹤壁、安阳锁定3名犯罪嫌疑人的踪迹。
抓捕那天,王峰和同事们在零下11℃的室外蹲守一夜,手中的矿泉水都结成了冰。凌晨6点,随着一声令下,王峰率先翻墙进入犯罪嫌疑人住地,引导当地特警成功实施了抓捕。
“他天生就是块当刑警的料。”同事张磊说,当年,英语专业毕业、拿着英语“专八”证的王峰考入警队,并没有去出入境部门,当刑警是因为他打心底里喜欢这个职业。王峰适应能力特别强,无论多偏远、条件多艰苦,总是全身心投入工作。加上性子豪爽、坚韧,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难题,王峰都能使出“钉子精神”啃下硬骨头,把案子办得漂漂亮亮。
打开王峰的微信朋友圈,除了西藏和新疆,全国各地都留下了他的身影,背景无一不是崇山峻岭、泥泞小路、乡村田野。“他永远都在出差办案、追逃抓捕的险途中。”王峰的搭档、一中队指导员唐伟忠说。
案无大小,侠骨柔情真刑警
王峰的“疯”劲不仅仅体现在疑难案件中,有时一件看似很小的案子,也会让他“着了魔”。
2012年7月,无锡某社区发生一起入室盗窃案,王峰连续查看监控录像15个小时,最终凭着网吧探头中的2秒视频,锁定嫌疑人并将其抓获。
“其实那个案件并不算大,群众损失2000多元,但师父说,破得了大案的是好刑警,还能破得了小案的才是真刑警。”惠龙派出所刑侦民警唐华回忆,师父王峰教给他:只要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就是大案要案。
在同事亲友眼中,王峰是“热心肠”。他办公室里一直放着户外睡袋,每次和同事加班到凌晨,他就往里一钻呼呼睡去。“他睡觉打呼噜,担心影响我们休息,所以从不回宿舍睡觉。”如今,看着空空的睡袋,同事们心痛不已。
在无锡做小生意的扬州人小周和王峰是多年朋友。2011年小周出差在外,家中老父突发中风,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王峰。一个电话,王峰把老人送到医院,忙里忙外照顾,直到老人脱离危险。
生活中,王峰和妻子感情甚笃,一有时间铁定接送妻子上下班,还做得一手好菜。同事们打趣他:“一接到爱人电话,声音就变得特别温柔。”
在北上接他的列车上,妻子披上王峰生前穿过的一件警服。虽然宽大拖沓,她始终不肯脱下,说这衣服有他的味道。21日,王峰的遗体由亲友和同事接回无锡,许多人自发前来迎接英雄回家。
一段4年前王峰撰写的《从警感悟》再次模糊了众人双眼:“常常在夜深人静时,从一个个追捕的梦中惊醒,猛然坐起,发现在值班室,已然睡意全无,在侦的案件、在审的嫌疑人,一桩桩、一件件全部涌上心头……”
王峰,你太累了,安睡吧。
本报通讯员 锡公宣 本报记者 马 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