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西佳处春来早
中国江苏网3月17日讯 “三八”节前,看到来自扬州市的一则新闻:新一批“最美家庭”“最美媳妇”“最美女婿” 登上了颁奖台,向千家万户展示自家的文明风采。
在“绿杨城郭”最美的季节里,在柳条吐绿、百花盛开的勃勃生机中,这些最美家庭、最美人物,正是打动人们内心的最美的那道风景。
文明的感召如春风拂面,温润着人们心灵的港湾,催发着万千家庭的文明之花。
文明基因世代传承
新春佳节,围坐在全国文明家庭、江都区双拥办主任陈巧云家的客厅,我们几位在精神文明建设战线工作的同志聊起习近平总书记接见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场景,主人一家依然沉浸在幸福之中。
陈巧云笑着说:“现场大家都在拼命鼓掌,掌声一阵高过一阵。和总书记握手时,我脑中一片空白,只顾上说了一句:习总书记,您好!”
陈巧云家是扬州市唯一的全国文明家庭。1985年,陈巧云毅然嫁给了伤残军人闫绍田。30多年来,夫妻相携、和睦亲邻,热心公益、奉献社会,用大爱挚情、高德良品向社会传递正能量,在扬州家喻户晓。
陈巧云说,这次央视春晚现场,5户全国文明家庭代表出席亮相,她为此而感到十分自豪。全国文明家庭是荣誉,更是责任。“我们联合近百名江都先进典型人物,成立了公益组织‘好人联合会’,提出‘好人永远在路上’,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不但自己‘一枝先秀’,更要做好示范引领,带动越来越多的家庭在文明进步的进程中一道前行。”
话到激动处,陈巧云和两腿戴着假肢的丈夫闫绍田站起身来,双手捧起案几上金色的全国文明家庭奖牌交到儿子儿媳手中。“现在你们有了自己的小家庭,我们一家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共同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为即将诞生的宝宝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把我们这一辈的家风传承好、发扬好。”
文明的种子在这个家庭生根、发芽,绽放出美丽的风景;文明的基因深深地融入家庭的血脉,将世代传承。
文明星辰辉耀城乡
阳光明媚的午后,扬州城区阮元家庙的厅堂里,丝竹悠扬,几十户家庭一一登台亮相,吹拉弹唱,展示家风。市民和游客们纷纷驻足欣赏喝彩。
这是扬州“迎新春 诵家风”活动的一幕。登台的家庭中,有陈巧云、阮氏后人,也有普通市民。
双桥街道文苑社区居民裴安有说:“我家的祖传家训是:凭天理以度春秋,守本份而安岁月。”
86岁的老干部熊适则表示:熊氏家族这些年来之所以人才辈出,全靠十六字家风“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奋发向上,爱国爱家”。
这几年,扬州在城乡居民家庭广泛开展家风(家规家训)征集展示活动,得到市民的热烈响应。市文明办将征集到的家风故事汇编成书,印刷2万多册,向社区、学校赠送。每年出版各类家风家规家训故事,目前已有10余册。该市还利用歌舞、朗诵、音乐剧、扬剧、评话等多种形式,轮番演绎身边好人好家庭好家风的故事。
广陵区利用文昌讲堂、道德讲堂、市民课堂等平台,组织家风讲座、座谈会、研讨会、故事会等活动,使展示家风、评议家训的过程,成为市民相互学习、交流、借鉴的平台。在邗江区埝桥村,家家自立“家规家训”牌匾,挂在家中醒目位置,村头巷尾的文化墙也成为展示家规家训的风景线。
城乡文明家庭创评载体深受欢迎。仪征市从2011年起每年评选300名清洁文明家庭,江都区多年来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选,广陵区沙头镇每年评百户文明和谐家庭。宝应县各乡镇每年评选好婆婆、好媳妇、好妯娌,敲锣打鼓进行表彰,在地方影响很大。
文明绽放春色满园
文明家庭创建活动起步至今,取得了可喜的成效。2016年,扬州市层层推选表彰“最美家庭”6215户,有27户家庭分别获评全国、省“文明家庭”“最美家庭”和“书香家庭”。下一步的重点,是在家庭文明建设中进一步让千家万户在发现“最美”、分享“最美”、感悟“最美”、追求“最美”中见贤思齐,崇德向善。
特别是当前城乡家庭结构正处于历史性变迁之中,在这个重要关头大力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推进家庭文明建设,应当说是正当其时。
从扬州城乡情况看,当前家庭结构变化有五个方面的趋向:
一是家庭成员少,结构简单。扬州市户均人口3.06人,城区户均2.86人。家庭成员日常生活的互助功能较过去脆弱。
二是城镇化加速,城市家庭逐年增加。2016年末扬州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4.4%,部分村组已有40%左右的农户举家迁到城镇。迁入城镇的新家庭,需要有个适应城市文明的阶段。
三是老龄化加速,空巢老人家庭普遍。2015年末扬州老龄率为15.18%。近5年来,老龄率每年上升0.5个百分点。农村30%左右家庭为空巢老人。
四是一些家庭有炫富现象。近年来一些地方炫富风气蔓延,社会对家庭、家庭对家庭的认可标准发生扭曲,一些家庭之间攀比炫富、红白事大操大办等社会问题出现,需要文明风尚的强势引领。
五是家庭的现代化水平加快。2016年扬州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6万元,同比增长9.1%,增幅比上一年进一步加大。同时,人口素质进一步提升,大专以上人口57万,呈逐年增加之势,对文明家庭的建设具有良好的正向作用。
这样的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推进城乡的家庭文明建设?基层精神文明建设战线一些同志一直在认真思考这个问题,在与他们的交流探讨中,在思想火花的碰撞中,真知灼见闪烁其间:
一是在创建导向上,坚持价值引领,突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落细落小落实,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是十分重要的载体。要适应城乡家庭结构、功能、观念、生活方式的变化,综合运用接地气、群众容易接受的方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家庭、走进人们心灵,实现“人心”“核心”双心合一。近年来,扬州在社区大力开展“双晒(赛)一评”活动,即晒家风、赛金宝、社区文明评议会,较好地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在基层像空气、阳光和水一样融入百姓生活,润物无声,受到群众欢迎。
二是在工作重点上,突出惠民原则,切实为居民家庭解决难题。家庭文明建设的载体是创建,根本目的是在社会最基层单位凝聚民心,是最大的最基础的民心工程,因而要从解决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入手。从党委部门的角度,就是要发挥党委统揽全局的政治优势和文明办的工作优势,推动职能部门为广大家庭办实事、办好事。尤其是通过政策调整和学雷锋志愿服务,为困难家庭排忧解难,建立和推动慈善基金为这些家庭服务。
三是在配套保障上,强化资金投入,在重视精神奖励的同时,实现持续有效的推动。家庭文明建设是最基层的细胞工程,面广量大,工作的主体是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居委会,必要的工作经费保障是基础。一些基层社区反映,评选出文明户,但连制作奖牌的资金都没有。邗江区测算,一个社区常态化长效化地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每年需要工作经费3万到5万元。在文明家庭评选方面,往往层层审定后只能发一张奖状和一个文件。应该让文明家庭不仅能得到精神方面的嘉奖,又能得到持续有效的鼓励,使解决具体问题与创建精神文明有机结合,引导推动大家都争当文明家庭。
四是在组织推动上,注重提升层次,全面规划,系统创建。活动组织上由县市以上文明委统筹协调,分析研究文明家庭建设中的重大问题,解决人财物的配套问题。工作落实上由文明办、妇联牵头,承担创建方案制定、督查考核、表彰评定、活动策划等相关职责,协调文明委有关成员单位各负其责。具体实施上以乡镇街道和社区为主体,进一步发挥各级妇联组织在这项活动中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推进方式上既重评选更重创建,力争拿出3到5年的系统规划,逐年扎实落实,着重提高文明家庭的增量,使文明家庭创建工作由点到面,由精品典型发展到万芳竞放、春色满园。
(作者单位:中央文明办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