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社会民生 > 正文

0

心系传承,孝慈芬芳留人间—— 追记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江苏“时代楷模”黄孝慈

来源:中国江苏网-新华日报   作者:董晨 实习生 冯圆芳   2017-03-09 07:22:00

  黄孝慈在进行《红菱艳》授课。 陈 俨 万程鹏摄

  时代楷模

  2016年12月底,黄孝慈同志病重期间,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燕文等有关领导专程前往医院探望。近30天水米未进、几近弥留,黄孝慈仍一把拉住王部长的手,谈创作、谈传承,就是不谈自己的病痛。

  回忆起那一幕,陪同前往探病的省演艺集团总经理柯军很是伤感:“当时医生悄悄告诉我们,黄老师可能快不行了,但黄老师还在念叨有几出戏没来得及传下去、感到很遗憾,我听了心里特别难过。在黄老师心中,只有剧目,只有传承,这样的艺术家是时代的珍宝。文化强省建设,需要通过一个个具体的人、一出出具体的戏来呈现,这方面黄老师是我们的榜样,她的精神是激励我们前行最有效的动力。”

  扎根舞台,为艺术倾尽心血

  一个多月过去了,省京剧院院长王群依然无法接受黄孝慈老师去世的消息,“黄老师是江苏京剧界的一面旗帜,她为观众留下了菱姐、虎妞等经典形象,退休之后依然奋战在传承第一线,带徒弟、传剧目,把一生的精力都花在京剧上,是一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

  《红菱艳》是黄孝慈的成名作,但每每谈起,她更多的是遗憾:“我演的时候已经45岁了,可剧中人物只有十五六岁。尽管通过生活化动作的加入让表演得到了观众和专家的认可,但如果能早几年演,我觉得效果会更好。”

  十年“文革”,让黄孝慈在最美好的“艺术黄金期”无法登台,她因此更深切地体会到舞台对演员的意义,更加不遗余力地推举年轻演员。“舞台是演员的根,尤其年轻演员,只有在舞台上摔打才能尽快成长、才能在舞台上立得住。”

  为了进一步繁荣江苏京剧事业,黄孝慈有了收徒传艺的想法。青年演员高飞想跟她学戏,一开始还不好意思开口,后来这件事被黄孝慈知道了,她主动找到高飞当上了师父,走哪儿都带着高飞,三句话不离说戏。有时一天几场连着演下来,累得都不行了,黄孝慈还在跟高飞说戏、说唱段、说手眼身法步。

  演艺界人士收徒弟、带学生通常收费,至少也要有个正式的拜师仪式,黄孝慈却不讲究这些,只要她看中的,收了就收了,分文不取,还鼓励他们多跟其他老师学习,她的另一位弟子史雪芬对此深有体会。收下这个徒弟后,黄孝慈言传身教非常尽心,却不收一分钱学费,史雪芬心里非常过意不去,黄孝慈反倒劝她:“雪儿,不要担心别的。我会用心教你,只要你好好跟我学戏,唱出名堂来,比什么都强。”

  传承为先,培养新人比“命”重

  在黄孝慈看来,一位优秀的艺术家不仅要敬业、创新,还应在承上启下、甘做人梯和公益传播方面做出榜样。

  她退休后走下舞台,登上讲台,一门心思扑在教学上,带出了众多京剧班和年轻的京剧人才。在她的培养下,宿迁第一实验小学的“黄孝慈少儿京剧艺术团”人才辈出,硕果累累,多次获得全国戏曲小梅花金奖和省级京剧大奖。

  为了在年轻人中弘扬京剧,黄孝慈还担任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南京林业大学等多所大学的客座教授。其中东南大学还首次以黄孝慈的名字命名了“孝慈剧社”,她的《京剧艺术美学》选修课每次爆满,走道上都挤满了学生。上课需示范京剧艺术的“唱、念、做、打”,她在狭窄的讲台上又是唱又是演,有时因剧情需要甚至跪在地上唱完一段。她讲京剧、讲表演、讲人物塑造,还以亲身经历给同学们讲理想、讲人生。每每讲座结束,学生们都要与她热烈拥抱,一方面被京剧艺术的魅力震撼,更为她的人格风范深深感动。

  为了让学生对京剧有更形象的了解,黄孝慈经常请化妆师现场为学生勾脸谱,化上旦角、小生、老生妆,然后勒头、吊眉毛、贴片子、包大头、戴凤冠,并让学生穿上戏服蹬上厚底,还邀请乐队到场讲解每件乐器的不同功能。如此生动的讲课,常常让她贴进很多钱,她却开心地感慨道,其实大学生们不是不爱京剧,而是没有接触京剧的机会,京剧艺术工作者应承担起这个责任。

  2016年下半年开始,京剧团复排青春版《红菱艳》,黄孝慈大胆推荐刚加入京剧团不久的21岁青年演员彭天宝为男主角。彭天宝才大学毕业,演戏经验较少,正在化疗的黄孝慈常溜出医院,跑到排练现场为他做示范。有一次医生要将她追回去“你不要命了吗?”黄孝慈不好意思地笑笑:“现在,培养年轻人是我更重要的‘命’!”

  弥留之际,黄孝慈意识模糊、已认不得人。彭天宝赶到病房看她,黄孝慈听到他的声音,忽然奇迹般睁开了双眼说,我为你想了一个出场方式,你练练看,说罢吃力地抬手演示如何上场。家人和徒弟们怀疑她在说胡话,验证性地连问了两遍,黄孝慈则在病榻上接连演示了三遍,每一遍都分毫不差,让彭天宝泪如雨下、泣不成声。

  烛照前行,孝慈精神动人心

  黄孝慈常说“要想学唱戏,首先学做人”,她一生坚持以艺为重、以德为先。可以说,黄孝慈留给世人的,不仅有舞台上的艺术,更有舞台下的孝慈精神。

  省演艺集团办公室主任杨小华不无怀念地说:“孝慈给我们的,永远是正能量。她就像一个自带光芒的人,让我们感受到力量和温暖。不管有什么困难,她总是冲锋在前,以身作则,鼓励我们前行。”

  在日常生活中,黄孝慈平易近人、生活简朴,没有丝毫艺术家的架子,下雨时帮人卖报纸、理发店忙不过来时帮忙扫地,人们常说她“看淡银子、不讲面子、不称老子、不摆谱子、不认牌子”。徐州丰县赵庄镇党委副书记王清来回忆:“2007年黄老师来我们镇演出,我负责接待,按40元/人的标准安排了饭店。但黄老师不想给我们添负担,拉着我们去路边摊吃了一顿,七八个人只吃了68块钱。演出结束,为了给我们省住宿费,她又连夜赶回南京,带的晚饭就是矿泉水和打包的馒头。”

  对待周围人,黄孝慈总是一副热心肠,看到有人遇到困难就会第一时间挺身而出,出手相助。1966年,黄孝慈因病在省人民医院治疗,一天听到医院广播“为抢救溧阳被严重烧伤的女孩,急需献血献皮”,她毫不犹豫地报名。当年担任医院外科党支部书记的郭涛激动地告诉记者:“当时我们都劝她,‘你是特殊岗位和特殊工种的人,不能献皮’,但黄孝慈说‘有特殊工种,没有特殊党员’。这句话,我至今忘不了。”就那样,在无麻醉状态下,黄孝慈坚持献出右腿的一块皮肤。

  江苏省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高以俭用“不忘初心,方得始终”8个字,深切缅怀黄孝慈这位30多年的老朋友。他说:“孝慈老师把自己的生命融入了艺术、献给了艺术,创造了新的艺术生命。她不仅创造了光彩夺目的舞台艺术瑰宝,还向人们传递着一份大爱和大智,传承着一种精神与内涵。不论我们走多远,都需要多一些像黄孝慈这样的艺术大家,来呵护、传承、发展好我们的‘文化家庭’。”

  本报实习生 冯圆芳

  本报记者 董晨

标签:

责任编辑:戴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