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比天大 梅花香自苦寒来—— 追记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江苏“时代楷模”黄孝慈
黄孝慈在东南大学成立孝慈剧社时留影。
黄孝慈向徒弟示范动作。
时代楷模
舞台上,她是被专家誉为“江南水乡碧螺春”的红菱姐;舞台下,她是《京剧艺术美学》选修课上的黄老师,每堂课学生都把教室挤得爆满。
“一蒙惊艳识红菱虎女生凤贯两京,撒手人寰圆梦去犹闻孝慈长歌行。”2017年1月15日,挂在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黄孝慈追悼会现场的这副挽联,不仅寄托着人们的绵绵哀思,也表达大家对这位德艺双馨艺术家的深深敬仰。
从14岁开始在宿迁京剧团当演员,黄孝慈将这一辈子献给了京剧。生活中,黄孝慈是个好人,总是无私地帮助别人;但在艺术面前,她从不当“老好人”,眼里没有“差不多”,只有精益求精地“好一点,再好一点”。
2016年夏,黄孝慈已被确诊得了癌症,但为了把《红菱艳》这部为我省京剧界实现梅花奖“零的突破”的剧目传下去,她依然抱着病体来到排练场,一招一式做示范,实在痛得不行了才停下歇一歇。直到最后离世前,她还在为没来得及将几部老戏传给徒弟而感到遗憾。一辈子忠于艺术、献身艺术,黄孝慈真正用生命诠释着“戏比天大”。
与戏结缘,
好一个“江南水乡碧螺春”
童年时家境艰难,黄孝慈在老师亲友的资助下才得以读完中学,毕业后随父进入宿迁京剧团,一次偶然的救场让她与京剧结下不解之缘。
1958年,黄孝慈进入中国戏曲学校学习。她心里清楚,别人都是自幼练功,自己中学毕业才学戏,缺乏基本功,必须付出几倍的努力去追赶。她每天比别人早起两个小时,一个人在操场练功;白天上课练完后晚上自加“小灶”,把腿放在枕头底下,把人撕成“一”字贴着墙睡觉。很快,她练成了后脑勺能让两脚夹住的腰功。在名师悉心指导下,黄孝慈打下扎实的京剧表演基础,以全班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回到江苏省青年京剧团工作。
1988年,文化部举办全国京剧新剧目汇演,黄孝慈主演的《红菱艳》获得优秀剧目奖,她因扮演“菱姐”一角名列个人优秀表演奖榜首,被专家誉为“江南水乡碧螺春”“对京剧旦角表演程式有重大突破”。45岁的黄孝慈,以清纯秀美、楚楚动人的形象,演活了剧中年仅15岁的水乡采菱女,凭借对艺术的执着和磨练,将自己融入角色趋于神似,达到创造性表演的至高境界。
原江苏省京剧院副院长邵恺洁回忆:“当年在天津演出时,下午是尚长荣老师领衔的《曹操与杨修》,那是一等一的好。专家本来晚上看江苏的《红菱艳》,是想歇歇喘口气的,没想到,全新的表演方式让他们眼前一亮,一下子就被‘抓住了’。”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叶少兰说,黄孝慈把“菱姐”这个角色塑造得非常有个性,是新的又是传统的、无行当的又是有行当的,非常了不起。
从中国戏校毕业后,经过近30年的坚守和努力,黄孝慈于1990年摘取中国戏曲界最高奖项——梅花奖,实现了江苏省京剧界梅花奖零的突破。但在黄孝慈看来,勤奋拼搏是人生的全过程,获奖只是人生点缀而不是永恒。
演员要跟时代走,
倒在台上没什么遗憾
在舞台实践中,黄孝慈渐渐意识到:时代在前进,京剧要创新,否则就会失去观众、剧种也会走向消亡。每塑造一个角色,她都摸索如何激活京剧剧种逐渐老化的细胞,使这一古老艺术重新年轻起来、绽放时代光彩。
1998年,江苏省京剧院希望黄孝慈接排《骆驼祥子》女主角虎妞。此前,话剧舞台和电影银幕上已有多位名家成功饰演虎妞,用京剧塑造这个角色能否取得突破?何况,黄孝慈主攻青衣和花旦,“虎妞”这个角色属于丑旦、泼辣旦,她如何应对这个新的挑战?
原江苏省京剧院副院长吴世辉告诉记者,黄孝慈正是怀着对京剧艺术的挚爱、对勇攀艺术高峰的追求,咬牙接下了这个角色。为了刻画人物形象,她为“虎妞”设计了“虎牙”,让牙医和造型师为她配制一副“虎牙”牙套整天套在牙床上,因为磨得厉害,牙床肿了疼得钻心、丑得瘆人。别人问她疼不疼,她笑咧着露出“虎牙”说:疼并快乐着!
“祥子”扮演者、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陈霖苍哽咽着告诉记者:“艺术面前,孝慈真是没话说。虎妞这个角色塑造在京剧里没有先例可循,当时孝慈已经拿过梅花奖了,按理说没有必要挑战这个角色,万一失败了呢?但她一心想的,就是怎样把这个角色演好、演活。”功夫不负有心人,《骆驼祥子》在第二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名列金奖榜首,黄孝慈也因此摘得“二度梅”。
2000年以后,由于长期的奔波和忙碌,黄孝慈的身体已大不如前。和她合作多年的鼓师王建伟在一次集体采访中和记者交流时回忆道,那时在人民剧场排练,黄老师有心脏病,随时可能出意外,但她坚持一遍遍打磨、修改,力求精品,中场休息有时还得吸氧,而救护车就在剧场门口守着。“有人劝她‘别再唱了,注意身体’,可她总摇摇头说,‘戏比天大!演员死在舞台上,那是福分,不遗憾!’”
常怀感恩之心,
把为人民演唱视作义务
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习惯记日记的黄孝慈曾用毛笔写道:“我的学艺之路离不开党的培养,我一生都要感谢党的恩情,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1961年,毛泽东主席来无锡视察工作。在无锡饭店,18岁的黄孝慈为坐在沙发上的毛主席表演京剧清唱。唱完,毛主席亲切地对她说:“小鬼,唱得好啊,你可要又红又专啊。”1964年,黄孝慈进京演出京剧现代戏《耕耘初记》,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周总理握着她的手说:“小黄,你很会表演,要刻苦做个好演员,好好为人民服务啊!”这些嘱托和鼓励,让黄孝慈懂得了演员的责任、义务和担当,坚定了一生为人民演唱的信念。
黄孝慈常说:艺术是神圣的,一个以赚钱为目的的演员成不了艺术家。吴世辉告诉记者:“当年排《骆驼祥子》时,‘祥子’一角是外请的演员,演出费比同为主角的黄孝慈高一两倍。当时我心里犯难不知怎么和孝慈说,没想到她主动找到了我,说让院里放心,她没有任何怨言。‘我们只要把戏演好、把人物塑造好,让观众满意就行。’她这句话我至今仍记得很清楚。孝慈是真正的德艺双馨,实至名归!”
黄孝慈刚参加工作时,正赶上党中央提倡上山下乡演出,她和小分队的同志一起走乡串村。下乡演出条件艰苦,有时天气冷得要用火烤才能将油彩化开。武生演员顾德林回忆,有次在高淳庙会演出突然下起了雨,黄孝慈正演到下跪告状那段,见观众看戏劲头足几乎没人走,她硬是在雨中跪着唱完。
2009年底,年过六旬的黄孝慈冒着严寒,和省京剧院的演员一起前往慰问南京长江四桥工地的建设者,露天顶江风表演了《三岔口》等经典片段。有人问“您已经是大艺术家了,何必这么辛苦?”黄孝慈说:“我是党和人民培养的,为人民演唱是应尽的义务,哪里谈得上辛苦呢?”
生命和弦歌相伴,岁月与七彩共舞。这种“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经历,贯穿了黄孝慈的一生,不仅拉近了她与群众的感情,更为她的艺术创作提供了无尽源泉。
本报实习生 冯圆芳
本报记者 董晨
配图:陈 俨 万程鹏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