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社会民生 > 正文

0

社区服务,只需微信扫一扫

来源:中国江苏网-新华日报   2017-03-04 09:01:00

  “微信下单10分钟,大米就送到楼上了,真方便!”近日,家住泗洪县青阳镇东方花园小区6楼的刘素梅满意地说。在泗洪县青阳镇,“社区微服务”平台用户已达11万人。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融入集中居住社区,给小区管理带来不少难题。“居民交叉居住,导致管理不规范、服务不到位、收费不合理、人居不和谐等问题突显,百姓频繁提意见表达诉求,社区干部疲于处理问题。”青阳镇人大主席张武回忆。

  2016年4月,泗洪县在青阳镇试点“两委三中心”社会管理模式,即以小区支部委员会统领、小区业主委员会自治,网格化便民服务(中心)、市场化物业服务(中心)、网络化电商服务(中心)为一体,探索小区管理新模式,并建起青阳社区微服务微信平台,融“微咨询”“微投诉”“微服务”于一体,百姓登录后手指轻点,就能将问题轻松解决。

  85岁高龄的居民许爱华,因患有风湿性关节炎无法久站,下楼理发都成了问题,女儿王杰尝试着自己给母亲修剪,但老人总不太满意。今年1月18日,王杰扫码关注了社区微服务平台,发现该平台提供上门理发服务。“专业理发师剪头就是好,社区提供的这个服务太贴心了。”老人赞不绝口。

  如今,在青阳镇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扫一扫,烦恼少;加一加,成一家。社区微服务微信平台,已经成为百姓生活的“好帮手”。

  “10号楼1803阳台漏水、25号楼1304走道灯坏了、38号楼2504外墙管道坏了……”走进青阳镇北新集社区“两委三中心”工作站,一楼不到两平米的“愿景墙”特别显眼,上面分“听心愿”“办实事”“圆梦想”3个板块,各贴有蓝、粉、绿三色心愿卡。“市民将诉求写在蓝色心愿卡上,我们将处理结果及时公布于‘办实事’板块,居民对工作人员处理结果进行评价贴上绿色心愿卡。”北新集社区支部书记江永干说。

  将“微服务”与“愿景墙”相结合,青阳镇的社区治理取得明显成效。据统计,经过近10个月的试点,青阳镇矛盾化解率达到100%,物业收费率从65%上升到90%,实现环境卫生质量、便民服务能力、物业管理水平、文明和谐程度、业主幸福指数五大提升。去年下半年,泗洪县在全县各地农民集中居住区推广“两委三中心”社会管理模式。

  早在几年前,石集乡就实现了整乡土地流转和人口集中居住,但问题接踵而至——车辆乱停乱放、垃圾乱丢乱堆、毁绿种菜等现象严重,物业费也收不上来。怎么办?该乡以居委会为主体,成立物业公司实行小区自治。

  石集乡汴水新村小区居住着原来7个村居的居民。“工程施工中污水管道铺设出现问题,导致污水倒流,严重时家里都没法住人。”居民石志高回忆起2014年入住不久发生的这件事,自己曾多次向当时外来承包的物业管理公司反映,可对方迟迟不采取行动,直至去年居委会接管物业后问题才得以解决。“居委会出钱在我家东边新建了个排污池,并安排专人定期清理。看看这办事效率!如果以后我们这栋楼的物业费收不上来,我去帮助收。”如今,石集乡物业收费率超过95%。

  最受居民热捧的当属电商服务(中心),不但让他们生活得舒心,还让创业者的腰包鼓了起来。双沟镇西岗居委会村民赵正兰大学毕业后返乡,因资金不足创业一度停滞。去年10月,西岗居创业服务中心为其争取到创业资金5万元,赵正兰顺利加盟北京智高点教育机构,如今培训班里已有70名学员,带动6人就业,年收入达20万元。

  截至目前,泗洪县已建成42个农村“两委三中心”示范基地,预计到2017年底,将建成125个农村“两委三中心”管理服务区。本报记者 徐明泽 本报通讯员 顾佩佩 许昌亮

标签:

责任编辑:陈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