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社会民生 > 正文

0

他用趴着的身躯扛起“理想国”

18年接听10万求助电话,带出1万多志愿者
来源:中国江苏网-新华日报   2017-02-26 06:45:00

  最美人物

  中国江苏网2月26日讯 去年11月,一位81岁的中国老太太孤身滞留美国亚特兰大机场,牵动全球华人的心。在美国一加爱心社志愿者刘晴晴努力下,远在常州的一加爱心社创始人王德林和志愿者钮健用互联网架起跨越大洋的爱心桥,最终让老人温暖回国。你也许不知道,王德林是以趴在床头的独特姿势来进行志愿服务的。18年来接听10万个求助电话,个人志愿服务时间达到65700小时,传递出永远在线的爱的电波,创办全省首个民间志愿者组织——一加爱心社,带出一支10500名注册志愿者队伍,辐射到河南、广西、海南、陕西等多个省市甚至境外,50万小时的志愿服务被输出。

  身子趴下精神不能趴下

  王德林常说,“人之有德于我,不可忘也;我有德于人,不可不忘也。”

  常州北环新村一幢旧公寓,一间不足6平方米的小屋子,是王德林的家。7岁时由于车祸导致胸椎6以下瘫痪,手术切除了左肾、脾脏和大半个肝脏,终日躺在床上,生活极其封闭和孤独。那段时间,他看的书是《死亡日记》。“也许我死在这里都没有人知道。”一次偶然的机会,一凡、常省伟等10多名朋友通过电台夜话走近了他。常省伟还记得,“8个人一起把轮椅扛上了文笔塔,王德林生平第一次看到江南水乡的美景。”陌生人之间的信任、帮助,让王德林萌生成立爱心社的念头。 “‘一’是我,加上无数的志愿者;‘一’和‘+’叠起来,就是‘干’起来;就是一家人……”

  很多人问王德林,“你常年在家趴着,又靠低保生活。怎么帮助别人?”王德林的回答是“时间”,“身体不由我支配,时间却任由我支配”。我可以24小时守候在电话旁,哪位老人需要,打个电话,就有志愿者上门。

  85331870,这个电话平均每天打进20多个。有的盲人分不清白天黑夜,深夜打来一聊就是一两个小时;有时候挂着点滴,还在接电话。由于经常支撑身体,他的双臂已经变形,手肘上的老茧异常粗厚。

  为41位老人提供临终关怀

  “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个人”“全国志愿者先进单位”“中国百个优秀志愿服务集体”“全省志愿者模范”……十余项荣誉奖杯让陋室生辉。这些荣誉的取得,正如王德林所写的“座右铭”,“光荣而艰巨——光荣在于平淡,艰巨在于漫长。”

  他的床头柜上,志愿者手写的服务日志依次排开。笔记的整理者陈璐,当年还是河海大学的一名大学生。她动情地说,“爱会随着时间继续延伸、加温……这些爱不仅温暖着被我们照顾的老人,也同时温暖着每一个献出爱的人!这么多年来,我们陆续送走了41位老人,他们把志愿者当亲人,走得很安详。”

  王德林还清楚地记得爱心社服务的第一位老人——佘祥如奶奶。奶奶临终前,王德林被志愿者背进小屋。佘奶奶流着泪,双手颤抖,合十作揖,阖眼长逝。每年佘奶奶的忌日,志愿者们还会从全国各地赶来到她的坟前,给老人烧一点纸钱。这就是爱,超越血缘的爱。

  “阿姐,我来了,今天给你做了馄饨。”56岁的志愿者霍丽萍是一家4S店普通员工,经王德林安排,结对照顾重度残疾卧床的姜春妹已经9年。逢年过节,年货总有大姐一份,家里做了好吃的装两碗,就连姜春妹乔迁经济适用房,都是霍丽萍帮着装修的。搬家那天,霍丽萍给姜春妹买了新家具、新衣服。炮仗声声,姜春妹却潸然泪下,“我结婚的时候都没这么热闹过,他们比亲人还亲”。她用变形的手指艰难地在纸上写下,“存好心、做好人、行好事”。

  希望建设小院延续爱心

  从《死亡日记》的灰暗人生,到一个阳光世界,王德林另一本常读的书是柏拉图的《理想国》。在他看来,一加爱心社就是大家的“理想国”,这里有神奇而强大的归属感、凝聚力,有一种情感向心力。年过50的王德林对新媒体有着敏锐的触觉,创设17个QQ群、微信公众平台,成为众多志愿者的网上家园。

  志愿者侯涛离开常州,在就职的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一加分队,现有会员654人;大学生王炎春从大学时候加入一加,毕业后在徐工集团工作,每次出差都要到他的“王叔”这里坐坐,“这里是驿站,是爱的候车室”。辗转多个城市打工的常省伟,选择回一加做专职志愿者,“这里是港湾,不然心里空落落的”。

  于心瑶、章心航……这些名字带着“心”的孩子是“一加”的爱的结晶。一加有个特殊的约定,凡是在志愿者服务点上结识牵手结婚生子的,孩子的名字里都要带有一个“心”字。如今,一家三口在一加做公益已经蔚然成风,甚至斯人已逝,家人接力。

  两鬓斑白的王志向是为了完成女儿俭俭的遗愿加入一加的。俭俭已离开3年。“每周二都是她到爱心社值班的日子,风雨无阻,现在她不在了,我就好像带着她一样。”王志向每月退休金仅有1400元,但是他决定每年提供一万元和一加联合成立俭俭助残金,已经帮助1000多名残疾人走出家门。在采访现场,有位老人激动地站立起来,举起中车集团工会干部姚松山老人的遗物:一个白色信封,上面歪歪扭扭写着助残金2000元。

  “张爸”张源新是一位失独老人,儿子张鹏生前也是一名志愿者。由于患有脊椎侧弯等多种疾病,2007年11月辞世。为了传递儿子的爱心,张爸也加入一加志愿社,走出失子悲伤的张爸要将儿子的爱心进行到底。每次参加义工活动最积极,盲人义工出门给瘫痪老人按摩,“张爸”每次都要帮忙引路、打卡,“盲人虽然眼睛看不见,心都透亮透亮的”。

  王德林和记者论及生死,淡然而坦然,时而还自黑一把。“每个善良的人都是太阳,与其说是我做公益,不如说是志愿服务成就了我的人生,这一生,知足了。”他的心愿是,建设一个爱心小院,“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了, 希望有个小院能让张爸这样的老人有个终老的地方。” 微小而伟大的心愿,期待我们一起帮助他实现。

  本报记者 蔡 炜

标签:

责任编辑:王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