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社会民生 > 正文

0

从扶贫“门外汉”到脱贫“好把式”

——江苏省委驻灌南县帮扶工作队精准扶贫工作纪实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通讯员 张道平张春丽   2017-02-16 16:27:00

  当前,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攻坚战,正在全国全面打响。截至去年底,按照贫困人口人均年收入大约4000元的全国标准,江苏以县为单位已全部实现脱贫。今年,江苏开启新一轮扶贫工作,并将标准提升为人均年收入6000元。

  江苏达小康,苏北是关键。经济欠发达的苏北地区,无疑是江苏脱贫攻坚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补齐苏北这块“短板”,向重点县派驻省委帮扶工作队实施重点帮扶,是多年来江苏省扶贫工作的一个“惯例”。

  今年2月25日,地处苏北的连云港市灌南县迎来了他们的帮扶工作队——21名经过层层推荐和筛选的队员。一场立体式精准扶贫工程,在灌南县拉开帷幕。

  走村串户  做“三清”“四熟”书记

  “进了灌南门,就是灌南人。”这是江苏省委驻灌南县帮扶工作队队长蔡踊泓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帮扶工作队21名队员来自省级机关、苏南县级市区、大学科研院所及国有企业等单位。进驻灌南后,除队长挂职灌南县委副书记、负责工作队全局工作外,其余20名队员全部吃住在乡镇、工作在村,分别担任20个省定经济薄弱村的“第一书记”。

  对于这些队员来说,离开办公条件优越的机关单位、克服家庭及生活上种种困难,来到条件艰苦的乡下,如何顺利完成由机关的角色、城市的角色、过去的角色转变成到基层的角色、农村的角色、“第一书记”的角色,是摆在他们面前的第一道“门槛”。

  为了提振队员的斗志和激情,工作队先后邀请全国先进模范张云泉作报告、苏南致富典型做辅导、苏北优秀村支书当老师,并前往连云港市灌云县开山岛学习“时代楷模”王继才夫妇的先进事迹,激发全体队员的责任意识。每次组织活动时,帮扶工作队都将出征时省领导授予的工作队队旗扛在肩上,召开例会时,都把队旗插上台,牢记自己的光荣使命。此外,为了凝聚团队精神,每个队员的宿舍里都制度上墙,让所有队员”睡前看到责任,睁眼看到担当”。工作队还集体谱写了队歌《走在精准扶贫的大道上》,而且每次例会前,都要齐声高唱。

  农村工作繁杂琐碎,离不开村“两委”及老百姓的信任和配合。这也是帮扶工作队队员们面临的另一个考验。

  为此,蔡踊泓向全体队员提出要求:做“三清”“四熟”书记。“三清”即村情民情清、致贫原因清、发展思路清;“四熟”即脸熟、路熟、田熟、人熟。真正成为一个进村“不问人”、群众“不生疏”、到户“狗不咬”的“新村民”。

  来自苏州市姑苏区的85后公务员王超,是江苏省委驻灌南帮扶工作队中最年轻的一名队员,也是遭受质疑最多的人。“一个来自大城市,连韭菜和麦子都分不清的年轻人,怎么干好农村工作?”王超没有气馁,他迅速调整好心态,抓紧一切时机入户调研,全面排摸脱贫攻坚现实需求。短短3个月时间,他就走访了258户农户,召开座谈会6次。王超的努力、勤奋、谦虚和真诚,逐步取得了村民的信任。“这小王书记看来不像是在走过场,做事情责任心特别强,我们要全力以赴去配合他。”村委会主任王中进和班子里的其他成员不禁对王超暗暗地竖起大拇指,并表示全面配合王超开展工作。

  与王超一样,所有队员在9个月时间里,始终牢记江苏省委领导提出的“用心学习调研、聚焦主要任务、增强发展本领、锤炼优良作风”的要求,跑遍了贫困户、走遍了田间地头、学会了当地方言、习惯了灌南水土、弄通了乡村民情。各乡镇对队员的工作和生活起居也非常关心,专门配置了“四电一器”(电动车、电视、电脑、电话、热水器),很好地解决了队员“下得去、联得上、蹲得下”等问题。通过广泛调研,每个队员都向后方单位提交了《项目帮扶计划》和《帮扶调研报告》,圆满完成了贫困户建档立卡任务,为精准帮扶奠定了重要基础。

  项目带动  变输血为造血

  江苏省提出,扶贫开发工作主要有三项目标任务:一是确保300万左右农村低收入人口人均收入超过6000元;二是确保省定800个左右经济薄弱村更高水平地实现新“八有”目标,村级集体收入达到18万元以上;三是确保苏北6个重点片区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12个省定重点帮扶县(区)分批全部退出。

  灌南县产业基础较差,县域经济欠发达,是江苏省12个省定重点帮扶县(区)之一。根据人均年收入6000元的扶贫标准,灌南县80万人口中,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28020户、低收入人口达74307人,省定经济薄弱村28个,脱贫任务较为艰巨。

  找准扶贫的突破口至关重要。“我们经过大量走访调研后了解到,这些经济薄弱村大多缺乏增收项目,村集体没有什么收入来源。如果仅仅靠简单的给钱给物,往往是一时效果,脱贫又返贫的可能性非常大。”蔡踊泓说,“必须依靠项目带动,形成长久支撑,实现从‘输血’到‘造血’‘漫灌’到‘滴灌’‘阶段性’到‘可持续’的转变。”

  2016年11月15日,当记者走进灌南县省定经济薄弱村张店镇小圈村时,村里的唯一一条中心路正在施工改造,月底完工后,这条1.7公里的路不仅将从原先的3米扩宽到5.5米,一路上还将全部安装上太阳能灯。

  道路升级改造,不仅方便了百姓的生产生活,还是帮扶工作队队员、小圈村“第一书记”王超“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扶贫项目上的重要一环。原来,根据王超规划,小圈村将形成一个产业圈,既包括一产现代农业,又包括二产工业厂房建设,还有三产的电商服务平台建设及乡村旅游。而这条路,正是为将来的产品运输及乡村旅游做配套。

  据王超介绍,村里与苏州市蔬菜研究所合作的10亩优质蔬菜种植基地和50亩优质稻米种植基地上半年已经开始种植,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2000平方米工业厂房正在加紧施工,屋顶还将配套光伏发电设备,不仅可以解决当地返乡创业人员开办的吉他、孔明灯、灯笼等加工厂扩大生产的场地需求,还可以每年为村集体增加近30万元租金和发电收入,解决村里100多低收入户就业;600平方米电商综合服务中心正在加快建设,之后将引入专业电商服务团队运营管理,重点开展电商人才培训,当地吉他、孔明灯等产品也将借助网络销售,打造“实体产业+电商助推”模式。

  同样紧盯工业厂房建设项目的,还有灌南县百禄镇嵇桥村和盆窑村的两位“第一书记”——徐金海和陈爱国。他们积极争取后方单位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帮扶资金380多万元,再加上村里自筹资金,合力在镇上的中小企业园里建设5200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目前,厂房主体工程即将完工。仅此一项,将分别为两个经济薄弱村带来每年约15万元的租金收入。

  在灌南县三口镇何庄村,宽敞明亮的钢架结构标准厂房拔地而起,八组烘干设备笔直矗立,一袋袋粮食通过传送带匀速向前推动。这是来自连云港海事局的帮扶工作队队员刘东立足农业大镇实际而建起的粮食烘干中心帮扶项目。据刘东介绍,烘干中心每天可以烘干粮食120吨,一天的收益可达7000~8000元。今年仅水稻一季,就可为村集体创收35万元左右。烘干中心的收益来源,不仅仅是烘干费用,而且还依托何庄村稻米加工厂的收购、销售平台,由合作社收购周边县市种粮大户的谷物,通过烘干处理,卖出高品质的粮食,从而增加村集体收益。

  据悉,江苏省委驻灌南县帮扶工作队队员们结合每个挂钩村实际,经过多轮分析论证,在灌南11个乡镇28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共确定了4大类15个分项59个帮扶项目,总投入达6193万元,其中,工作队投入2882万元,目前已到账2600余万元,部分项目已经基本完成,其余都在紧张推进中。

  倾注真情  全方位立体式帮扶

  江苏省委驻灌南县帮扶工作队共有24家后方单位。进驻灌南后,工作队领导分别拜访了全部24个后方单位,向后方单位的领导一一介绍驻村点的村情、民情,争取后方单位更多的支持。平日里,队员们倾注真情,抓住一切时机走访、协调后方单位,努力利用好后方及个人资源,从项目、资金、人才、技术、爱心关怀等方方面面,开展全方位立体式帮扶。

  张亮亮是南京农业大学选派的帮扶队员,担任灌南县百禄镇高胡村“第一书记”。见到他时,他两脚泥土正打电话联系采购仔种和化肥,和村干部安排村里的小麦播种事宜。原来,在张亮亮的多次沟通协调下,南京农业大学将重大农技推广试点服务项目从别的地方调整到了高胡村,进行稻麦种植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示范,生产优质稻米,同时建设水稻标准化集中育秧基地,发展村集体经济,带动群众脱贫致富。不仅如此,张亮亮还充分依托南京农业大学在农业技术、人才方面的资源,多次邀请南农大农学院教授到百禄镇举办兴农讲堂,就水稻高产栽培和麦秸秆还田进行科普讲座。

  腰庄村是江苏省定经济薄弱村,村里留守老人多、病残家庭多、对外交流闭塞、医疗服务薄弱。来自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的帮扶队员王海鹏担任腰庄村“第一书记”后,主动联系从事公益医疗服务的社会组织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守护天使”团队,引队进村,帮助村民解决疾病困扰,获得了村民的齐声称赞。

  嵇桥村有江苏省唯一一所由江苏省军区原司令员蒋文郁等老将军捐资建设的将军希望小学,目前有学生180名左右,其中低收入户学生20余名。帮扶工作队队员、嵇桥村“第一书记”徐金海来村后,积极协调后方单位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争取资金9万余元,在该学校建设了“沿海公司希望来吧”阵地。借助“希望来吧”阵地,持续开展“关注心愿墙 持续献爱心”等一系列活动。目前共开展各类活动8次,精准慰问家庭低收入的儿童,点对点和特别贫困的学生进行了结对。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在帮扶工作队队员们的奔走下,后方单位纷纷伸出援手,慷慨解囊。凤凰传媒向贫困学生捐赠了10万元的电脑和图书,沿海集团向贫困学生资助6万元助学金,江苏省委机要局帮扶了10名困难学生,人民银行南京分行、中科电子28所援建的小学、幼儿园等正在抓紧推进……

  除此之外,帮扶工作队还通过牵手高校举办“关爱留守儿童”主题文化汇演、暑期支教等特色活动,以及节假日访贫济困等行动,将各级党组织及社会爱心人士的温暖和关怀送进困难群众的心坎儿上。今年中秋前夕,帮扶工作队全体队员走村串户,集中走访慰问了新集镇敬老院老人以及105户贫困家庭,发放慰问金和慰问品近5万元。

标签:

责任编辑:易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