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社会民生 > 正文

0

小伙暴发性肝衰竭 大姐捐献器官救命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华琳月   2017-02-09 09:37:00

  命悬一线

  重获新生

  30岁的王先生是一位慢性乙肝患者,因停药春节期间出现暴发性肝衰竭,危在旦夕。与此同时,远在徐州的一位脑死亡患者,家人为她捐献了器官,正好与王先生匹配。医护人员放弃春节休息的时间,成就了这场爱心接力,让王先生得以转危为安。

  男子突发肝衰竭紧急转院

  春节前,30岁的王先生因停用抗乙肝病毒药物导致乙肝复发紧急住进了淮安某医院,并开始接受人工肝治疗。1月29日晚上,王先生突然感到胸口一闷,随即从嘴巴里喷出大量鲜血后就昏了过去。看到这一幕的家人即刻大声呼救。由于当地医院条件有限,随即将王先生送到江苏省人民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1月30日上午,王先生被收治在江苏省人民医院感染科。初步诊断为: 乙型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食道静脉曲张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暴发性肝衰竭。患者处于昏迷之中,危在旦夕。由于暴发性肝衰的死亡率达到80%以上, 肝移植是抢救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没有合适的肝源只能在ICU靠机器暂时维持脆弱的生命,此时王先生的生命是以秒来计算的。

  DCD医疗团队紧急前往新沂

  1月30日上午9点左右,江苏省人民医院肝移植中心接到远在300公里以外的徐州市新沂某医院ICU的消息,有一位脑死亡患者的家属想要捐献患者的器官。接到消息后,原本还在家中团聚过节的DCD(心脏死亡器官捐献)医疗团队的医生们马上前往新沂。当天还是该团队中的武正山副主任医师老母亲的70岁大寿和游伟副主任医师儿子10岁的生日,他们顾不上和家里人吃饭庆祝,立刻动身前往新沂。

  1月30日下午4点,当DCD医疗团队的专家赶到新沂某医院后,便开始启动器官捐献工作,这时来自省内的脑外科、监护室、神经外科三个专业、经过盲选的专家,共同鉴定捐赠器官的李大姐(化名)确实达到脑死亡状态,同时确定要捐献的器官符合相应的捐献条件,还要确认家属们的捐赠意愿,最后在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见证下捐献。李大姐的爱人和儿子表示希望他们最亲的人能以另一种方式延续其生命。在鉴定过程中,发现李大姐的肝脏和生命危在旦夕的王先生匹配。他们当即通知医院肝移植中心的王科副教授,“已找到匹配肝源,可以准备手术”。

  凌晨急诊手术挽救患者生命

  1月31日零点,在完成鉴定流程后,取到匹配肝源的肝移植团队医生们又马不停蹄驱车赶回江苏省人民医院手术室。此时,医院手术室灯火通明,为了能够抓紧一切能用的时间,手术组决定凌晨两点钟开始为王先生进行急诊肝移植手术。一场生命的延续、一次爱心接力赛、一次和病魔的搏斗,就此拉开了帷幕。

  王科副教授带领手术团队先将王先生的腹腔打开,看到患者的肝脏已经严重硬化,于是小心地将失去功能的硬化肝脏分离切除。凌晨4点30分DCD团队带着“希望之肝”回到医院,李相成教授带领手术团队在手术室进行了“无缝对接”,一个健康的肝脏被植入王先生的体内。

  幸运肝移植患者已脱离危险

  手术后第二天,王先生便顺利地清醒过来,术后第三天,王先生的生命体征平稳已经从重症监护室转到了肝移植中心的病房。

  对此,手术医生李相成教授表示,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暴发性肝衰竭的急诊肝移植更是要争分夺秒。但不是所有终末期肝病患者都是如此幸运的。真正要感谢的是器官捐献的病患和家庭,是他们的无私奉献才使得生命得以延续。

  据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学浩教授介绍,江苏省人民医院急诊肝移植抢救暴发性肝衰竭已有数十例,成功率达95%以上。尽管如此,每年仍有数以万计的肝病患者因等不到供肝而死亡,希望能够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通讯员 陈琼洲 吴倪娜 记者 华琳月

标签:

责任编辑:苗津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