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被称为“断子绝孙树”的桉树,真的有毒吗?
2020-11-23 09:09:00  来源:科技日报微信公众号  
1
听新闻

“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抽水机”“吸肥机”“外来有害物种”“污染水源”“毒气有害健康”……

桉树作为一类重要的经济林木,其社会与经济价值很高。因其自身生长特性,若种植管理不当,易给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由于对桉树缺乏全面客观的了解,人云亦云,以讹传讹,导致长期以来人们对桉树产生一些错误的认知,甚至有否定、丑化、将其“妖魔化”的观点。目前,类似桉树是“断子绝孙树”的观点仍反复在媒体和网络上传播。

桉树到底是什么一类树种?人们应该如何科学地去判断其价值,使其真正成为利国利民、利于生态发展的“摇钱树”?科技日报记者多方采访了业界学者、专家。

谣言一:桉树是一种“坏树”

产生这样的认知,大多源自“桉树是外来物种,外来物种都有害”的逻辑。

桉属为桃金娘科中的一个大属,种类多达808种,137亚种,绝大多数起源于澳大利亚。剥桉、尾叶桉等5个树种分布于澳大利亚大陆北部附近岛屿。常见的树种有大叶桉、柠檬桉、赤桉、细叶桉和窿缘桉等。

“不是外来物种都不好;植物树种也没有‘好树种’和‘坏树种’之分。”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木本资源发掘与农林复合系统构建团队负责人徐建初研究员开门见山地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桉树对土壤不挑剔,适应性广,生命力强,是生长快、周期短、产量高、材性好、用途广的优质用材树种。

著名科普作家、上海辰山植物园刘夙博士在一篇介绍桉树的文章中也认为,“只有不好的技术,没有不好的桉树”。我国从1890年开始引种桉树,至今已有110多年的历史,从未发现桉树有什么真正的负面生态效应。

西南林业大学研究生院林木遗传育种专业段安安教授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源自中国的猕猴桃到了新西兰,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同样是外来物种,我们也曾引进过马铃薯、橡胶等重要的资源,为国计民生带来了巨大的效应,“外来物种都是有害的”的论调当然是站不住脚的。

同样是外来物种,不是桉树好不好,而是是否科学种植的问题。大面积过密种植单一树种,过分追求经济利益而粗放经营,就不是科学的做法。

桉树是世界三大用材造林树种之一。目前全球超过100个国家均有种植,其人工林总面积超过2000万公顷。在我国,桉树人工林种植面积超过440万公顷,占全国人工林总面积的7%。桉树每年提供超过25%的木材和40%的木浆产量,综合年产值超过3000亿元。

桉树人工林还是一个巨大的碳库,每亩桉树每年可吸收1.62 吨二氧化碳,释放1.17 吨氧气,吸碳能力是马尾松的4倍,杉木的3倍。

同时,桉树抗污染能力强,可作为工矿区绿化带先锋树种,是在华南沿海地区重要的农田防护林和沿海防护林树种。

谣言二:桉树是“抽水机”“吸肥机”

段安安教授说,种植桉树,轮作倒茬是关键。在云南普洱,林农种一次桉树,可收获两次木材,长到第五、六年以后,砍伐一次;伐桩后萌发,可再长一次,此后就要换种别的树种或其他作物。

有的地方桉树林土壤肥力衰竭,大多是营造不合理、区位选择不当或种植过频过密的结果,因此营造桉树林需要科学指导。

如果南方大面积营造桉树纯林,可套种红椎、加勒比松、柚木等林木,可形成混交林、3至4层的复层林,可有效降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此外,还可以建立“林—农、林—药”等多种作物互作模式,在提升整体效益的同时,还能提高林分质量和地力。

广西国有高峰林场工程师吴敏坤认为,随意种植桉树,或者桉树种植方式不合理,滥用化肥、农药等,会加重土壤污染、导致土壤肥力下降。事实上,桉树对土壤十分友好,其根系长度只有3米,不会对地下水带来严重影响,更不会将土壤肥力抽干。

大量的实地观察实验表明,每合成干重1千克的生物量,松树消耗1000升水,香蕉、咖啡消耗800升水,而桉树只消耗510升水。

在广西崇左原林场附近,随着桉树林的发展,当地年降水量增加152毫米,降水天数增加6.6天,年蒸发量减少75毫米。桉树不仅不耗水,还具有调节气候的功能。

同时,桉树并不会直接导致土地干旱。国外科学家经过8年的观测所得来的数据也显示,大叶桉林不仅不会破坏水土还能有效保持水土,因为植株大部分的水分可反向渗入土壤中,可起到为土壤补充水分的效果。

谣言三:桉树林区生物多样性难恢复

正因为部分区域的不合理种植,人们还给桉树贴上了一个标签——抑制其他物种生长的“霸王树”。

徐建初研究员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如上所述,要把桉树种到合适的位置上。要是在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连片种桉树,“那绝对不行”;同时,要是把上游的生态水源涵养区破坏了,那也绝对不行。实际上林农只舍得用荒山荒坡种桉树。

目前为止,我们找不到比桉树更有效、更高效的造纸原料。企业化经营追求最大回报,但必须考虑到下一代,考虑到生物多样性保护,必须做好调研规划,落实生态补偿机制,政府要介入监管。

段安安教授认为,与其他作物一样,桉树确实会消耗地力,“因为它长得快,吃得也多”,但不影响地力和生态恢复,只要轮作倒茬,第二次轮伐后,改种别的树种或别的作物,土壤中的有机质和各种养分可很快改善。同时,也不影响林间动植物的生长。

广西林科院桉树研究所所长陈健波教授介绍,桉树林下收削枯枝、落叶,林内喷洒除草剂、铲草,种植过密、无阳光等,确实会造成林下难长杂草。这样的情况在松树、杉树或红锥、大叶栎等非桉树林中也同样会出现。

野生动植物保护国际(FFI) 历时7年,在广西开展桉树人工林生物多样性监测,在人工林样地里,共记录到植物270余种、鸟类109种,还发现广西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多花地宝兰、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金毛狗等。事实证明,桉属树木是一类有益树种,关键在于能否做到科学发展。

谣言四:桉树产业弊大于利

许建初研究员认为,我们不能说连片种植数万亩、数十万亩粮食或果树,就认为那是“对的”或是无害的,种桉树就是“有害”的。作为生物量极高的桉树,它是纸浆和木材的重要来源。“我们不能不用各种纸吧——包括生产、办公、生活用纸,建筑、建材、包装行业也不离开用桉树合成的合成板、地板吧?” 桉树木材生产效率高,可间接保护天然林和其他生态林。

陈健波教授说,事实上,桉树“浑身是宝”,木材可用于制浆造纸、人造板、实木家具、实木建筑等,桉树叶提取的桉树油具有良好的抗菌和杀菌特性,被广泛用于食品、保健、医药、工业等领域,桉树皮可以提制栲胶,桉树花是优良的蜂蜜资源。

目前世界人工林中,桉属树木居第一位,占人工林面积的23%。2017年,我国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全国商品木材产量每年将减少约4000万立方米。

从当年起,广西木材年产量超过3000万立方米,约占全国木材产量的45%,居全国第1位,其中桉树贡献的木材约占70%。“广西以占全国千分之七的桉树林地面积,生产出占全国四分之一的木材;以占全区14%的林地面积,生产出占全区70%的木材,为维护国家木材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对保护广西全区8000多万亩生态公益林免遭非法砍伐发挥了重要作用。”陈健波教授说。(记者 赵汉斌)

标签:谣言;桉树;坏树
责编:吕霞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