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0月24日南通讯 走进南通市通州区城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大厅,宽敞开放的慢性病医防融合门诊的诊前服务区映入眼帘,统一规范的背景标识、内容丰富的宣传展板、功能齐全的筛查设备、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
经过几个月悉心改造,内科门诊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就诊患者。医护团队指导患者自助检测,解读检测报告,开展诊间随访和并发症筛查,进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医防融合是实现“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的重要抓手。
近年来,南通市通州区卫健委按照“试点先行,全面铺开”的原则,以慢性病防治为切口,不断拓展医防融合覆盖面。
2024年,通州区委区政府将慢病医防融合项目纳入区民生实事项目,在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建设基层慢性病医防融合门诊。通州区卫健委将其作为卫健系统“开年第一件事”和全年重点中心任务,制订出台《通州区基层慢性病医防融合门诊建设方案》,建设过程中,坚持高点定位、高标推进、高效统筹,严把“质量关、进度关、流程关、安全关”,目前全区20家基层慢性病医防融合门诊建设已全面完成并正常开诊运行。
为确保慢病医防融合项目成效,通州区在基层慢性病医防融合门诊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坚持五化原则。
门诊建设标准化。统一设置标准,包括诊前服务区(与诊后管理区可共享)、候诊区(健康宣教区)、(远程)诊疗室、检查室等。各区(室)配备相应设施设备,其中诊前服务区配备健康小屋自助检测设备,候诊区(健康宣教区)配置健康教育设施和电子叫号系统,诊室配备全科诊疗设备等,检查区(室)配备各类筛查及诊疗设备。
服务流程规范化。为患者提供诊前、诊中、诊后服务一站式服务。由医生助理在诊前服务区指导患者健康自助检测,进行慢性病患者随访,完成健康档案信息核对、更新,进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临床医生对慢性病患者进行诊治,开展并发症筛查,进行综合评估,列入分级分层健康管理,给予药物调整、辅助治疗及个性化健康教育和生活方式指导,对需要转诊的慢性病患者实施精准转诊,对病情稳定的患者提供康复指导。
诊疗资源整合化。将基层慢性病医防融合门诊与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科日常诊疗相结合,常态化开诊,避免资源浪费。建立家庭医生团队轮流排班制度,并对外进行公示,一般情况下,由家庭医生团队在排班日到门诊坐诊,负责对签约对象进行相应服务,特殊情况下,也可由门诊其他医生进行诊疗服务。
管理服务信息化。患者到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就诊挂号时,根据签约情况、患有慢性病情况进行分诊。统一安装使用慢性病医防融合工作站,满足慢性病全过程管理需要,兼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与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HIS等系统互联互通,实现慢性病医防融合门诊全流程业务数据信息化实时采集。打通区级医院与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依托医共体,建立慢性病患者上转绿色通道。
门诊运转制度化。制定和落实慢性病归口诊治和管理、远程会诊、双向转诊、业务培训、质量控制等制度,确保门诊有序运转、便民可及,增强慢性病患者及高危人群的获得感,提高群众的依从性。实行医防融合疾控专员制度,通州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按照“一对一”方式,下沉到对应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驻点全程指导、直接参与基层慢性病医防融合门诊建设和运行工作。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慢性病防治的前沿阵地,通过开展基层慢性病医防融合门诊建设,面向辖区人群开展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等慢性病的‘筛、防、治、管、康’全流程服务,实现慢性病临床诊疗和健康管理一体化,可有效降低慢性病发病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致残率和病死率,减轻群众经济负担,提高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通州区卫健委主任匡咏梅介绍说。
接下来,南通市通州区卫健委将强化业务指导,加强宣传引导,优化工作机制,推进基层慢性病医防融合门诊高质量运行,为群众身体健康保驾护航。(张国彬 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