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月29日南通讯 南通市海门区司法局着眼于岁末年初欠薪问题高发期,以普法精准化、服务专业化、监督体系化为抓手,不断提升法律援助工作质效,全线发力解决烦“薪”事,努力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扩大宣传半径,拉实源头预防“警戒线”
海门区聚焦聚力风险防范,普法+排查双线结合推进欠薪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多点齐发“滴灌式”抓普法。以区法律援助中心为原点,镇、村、网格为辐射半径,普法办组建司法行政干警、普法骨干、法律明白人为主的法治宣讲团走村入户释法解惑,通过文艺汇演、典型宣讲、发放法治礼包等方式开展全方位多渠道普法宣传,提高农民工依法维权的意识。条块结合“联动式”抓排查。建立法律援助、劳动保障、工会等多部门协作机制,深入农民工集中的乡镇、社区、企业、建筑工地等,为农民工提供法律咨询等惠民服务。紧盯企业欠薪、工伤赔偿、劳动争议、合同履行等重点风险隐患,实现法律风险“早预防”。针对隐患线索,法律援助中心以个案调处需求为指引,及时安排律师介入,实现体检问题“早排除”。
做优服务矩阵,跑出高效维权“加速度”
以服务民生为主线,进一步降低援助门槛,最大程度地推进简证便民。法律服务前置化。统筹整合资源,打造“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让人民调解、法律援助、法律咨询等公共法律服务汇聚一起、移步可至、触手可及。以“一窗审批、多点受理”三级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对申请支付劳动报酬类案件免予核查经济困难状况,做到当场受理、当场审批、当场指派援助律师,实现法律援助全区通办优办,畅通农民工维权“绿色通道”。平台资源最优化。以区镇村三级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体系建设为抓手,对欠薪纠纷实行“一站式受理、一条龙服务、一揽子解决”。聚焦现有平台资源,建立案件分流交办机制,实现涉诉纠纷诉前精准分流、及时调解、流程可视。根据案情分流展开调查、调解、援助、诉讼等工作,盘活多部门资源,力争将农民工薪资纠纷“一站式”化解。截至目前,共办理欠薪类案件101件。
深化提质提标,完善个案个查“监管网”
个案个查,监督保证质效,确保实现法律援助案件标准化、援助流程规范化。实行案件质量跟踪督查机制。及时做好案前告知、案中监督、案后回访等案件监督工作,督促承办律师及时认真办案。针对群体性讨薪案件,指派专人全程跟踪了解案件进程,通过对法律服务满意度回访以确保农民工合法权益得到维护。完善回访受援人制度、加强法律援助案件庭审旁听、开展全过程质量监督检查,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和公众评议。建立案件服务质量评估体系。按照一案一卷,一卷一评,一评一补原则,采用逐案评估、集中抽评、实地评估“三结合”方式,对案件开展事后评估,不断改进和提高法律援助案件的办理水平。推进 “法律援助+文书代写、取证指导、先行调解、司法确认、强制执行、公证指引、司法救助”的多元法律援助服务机制,实现法律服务精准识别和精准帮扶。(张渝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