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地情文献中心致力于打造共建共享的江海特色文化窗口,目前已收集各类文献4000多册
20日,江苏首个地情文献中心——南通地情文献中心揭牌成立。活动现场,江苏省政协原副主席、省张謇研究会名誉会长、江苏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长罗一民,张謇研究中心、江海文化研究会、南通市新闻工作者协会等单位代表向地情文献中心赠书。
据了解,南通地情文献中心目前已收集有各类南通地方文献4000多册,包括方志、文学、科教等诸多类别。后续还将通过数字化逐步建成智慧方志馆,为南通史志服务中心工作、服务地情研究、服务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服务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提供重要窗口和平台。
打造地方文化的专窗
地情文献是一个地区发展和传承的缩影与见证,承载着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精髓,保护好、建设好、利用好地情文献资源,对进一步传承优秀文化、延续地方文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南通文化底蕴深厚,历史名人众多,地方文献资源丰富。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各方面都取得喜人成绩,催生了大量宝贵的文献资料。这些文献鲜活地记述了南通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脉络,在“鉴古知今、资政辅治、化育人心”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功用。
2022年初,市地方志办公室提出了在南通方志馆现有馆藏的基础上,加大征集力度,将散落在全市各地的地情文献集中起来,筹建南通地情文献中心的工作设想,重点收藏“写南通的书”和“南通人写的书”,包括反映南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个人手记、心得体会、回忆录等资料和文章,力求将其打造成为“当代人了解南通、研究南通的综合性服务站”及“保存历史、留给后人的宝贵文化资源库”。
2022年5月,地情文献征集工作领导组成立,通过发送公函、发布启事、个别走访等形式向社会征集一批地情文献。此次征集文献累计近2000册,以地情书籍和资料、家谱为主。张謇先生、沙元炳先生的后人也捐赠了书籍。南通报业传媒集团捐赠的《江海晚报》全套合订本、1993年以来《南通日报》的合订本共计440本。
以此为契机,市地方志办也与江海文化研究会、市档案馆、市政协教文卫体和文史委,各个县(市、区)的文化研究学会、地方乡镇等建立了紧密联系,为后续征集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揭牌仪式上,曾在南通工作了十多年的老领导罗一民带头赠书,将个人工作文稿和所著《开路先锋张謇》《统战文存》等图书赠予地情文献中心,丰富馆藏资源。
目前,地情文献中心共有各类南通地方文献4000多册,占方志馆藏书的三分之一。
收藏一座城市的记忆
走进位于启瑞广场4楼的南通方志馆,中共南通地方史展陈区、方志知识展陈区、史志阅览区等有关地方党史、方志史料林林总总。其中,南通地情文献中心阅览室整理一新,满足市民朋友对南通地情知识的需求。
这里,成套的《江苏历代方志全书》《南通年鉴》《张謇全集》等典籍,让研究者爱不释手;各县(市、区)的区域地情资料也相当丰富;经济、文化、科学、教育、体育等书籍分门别类,全面立体地还原南通城市的历史。此外,一摞摞泛黄的旧报纸,印刻下新闻工作者一路跋涉的足迹,见证着从《江海报》到《南通市报》再到《南通日报》的报业发展史。
教育工作者刘卫锋第一次来到南通方志馆,走进地情文献中心。面对浩瀚的地方史书海,他如入宝山,很是欣喜。“我本身就对地方人文历史比较感兴趣。这里的资料收集比较齐全,以前可能要到专门的机构查询,现在都集中在一起,在一个馆里就能阅尽千年。”刘卫锋表示,例如早期的《南通市志》、收录有南通影印版方志的《江苏历代方志全书》,就将南通的经济社会发展史贯通了起来。他想,这不仅是个人从事研究的资料中心,还是市民游客了解南通、认识南通的打卡地,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功能价值会愈发凸显。
南通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方志管理处处长卢建汶介绍,目前,南通地情文献中心在张謇研究、地方党史、地方志书等方面,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拥有全市较为齐全的专题资料库。此外,还有一批新中国成立以前的中共机关刊物也收藏在内,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卢建汶告诉记者,“市民进馆,只需登记信息便可进行查阅。线下查阅时,如需要复印、拍照、影印,工作人员将提供相应服务。线上大家还可通过南通史志网搜索相关书籍,根据需求我们可以将电子版拷贝下来,让其带回家阅读。”
提升文献中心软实力
南通组织编纂并公开出版了全省首部名山志《狼山志》,启动编纂全省首部人物志《张謇志》;继2022年《南通年鉴(2021)》创成中国精品年鉴后,今年南通成功入选中国精品年鉴区域试点;南通市海门区史志馆联盟成为全国首家县域史志馆联盟。南通地方志事业亮点纷呈、成绩斐然,令省地方志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左建伟为之点赞。
“筹建南通地情文献中心,是南通市地方志办公室的创新之举,也是主动对接公共文化服务事业、促进南通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务实之举,为全省地方志系统发挥存史、资政、育人功能打造了新的样本。”左建伟对地情文献中心的建立给予肯定。
他期望南通抓紧推进《南通通史》编纂工作,力争成为全省第八个出版地方通史的城市,站在更高维度、更广视角,反映南通古今之变、历史之变、时代之变。
紧贴时代脉搏,守好城市文脉。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群体,加强馆藏资源利用,当前,市地方志办正逐步对相关地情资料进行数字化,同时,将地情文献积极纳入省数字方志馆等大数据平台,让史料“活起来”。省数字方志馆正式上线后,读者将可以查阅全省的地情资料、地方志书,为社会提供更加广泛、便捷的服务。
南通市委党史办、市地方志办主任姜荣芳表示,南通地情文献中心的建设是一项文化工程、历史工程、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久久为功、绵绵用力。她说:“揭牌只是一个新的起点。下一步,我们将努力加大宣传和征集力度,并同步做好管理和利用工作,为传承好南通历史文脉,让江海文化不断焕发新的生机活力,贡献史志力量。”
本报记者 张坚 杨镇潇
通讯员 史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