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让农业科技从田间来到田间去
2023-12-11 10:38:00  来源:南通日报  
1
听新闻

“浇灌好越冬水,对冬季小麦防冻抗旱、明年早春麦田管理就很有主动权了。”“近期要注意防冻害、促弱控旺。”7日,海门区悦来镇保民村田头,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亚夫科技服务专家魏亚凤研究员忙着和农户交流,指导他们把握好冬季田间管理时期,确保农作物安全越冬。

这是沿江所利用科技服务手段,指导农户增收致富的一个缩影。沿江所以科技创新及融合发展为重点,依托科技服务项目,着力打造“技泽江海”科技服务品牌,把学问送到田间地头,让农业科技“从田间来,到田间去”。

新品种 田头显神威

“今年短季鲜食豌豆喜获丰收!经专家测产,‘荣涛9号’品种亩产超2000斤。”省特粮特经产业技术体系基地主任、沿江农科所豆类团队缪亚梅研究员说。当下,启东市南阳镇的短季鲜食豌豆基地已完成第二茬采收,一筐筐翠绿的豌豆豆荚硕大、颗粒饱满、品质上乘,地头价3.2元一斤,根本不愁卖。

缪亚梅介绍,短季鲜食豌豆与一般秋季播种春季上市、需190天才能采收的豌豆不同,它不仅从播种到采收仅需55天左右,还能采用高密度生产,经济效益显著。为推广这一新品种,今年9月,豌豆播种前夕,她就带着沿江所豆类团队来到南阳镇,从豆类品种选用、品种特点、栽培技术、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为种植户进行详细讲解和答疑。“短季鲜食豌豆反季采收、涵养土地的特性,让秋冬季节田不闲、人不闲,为我们增加了收入,真好!”在场的种植户连连称赞。

沿江所积极培育新品种的脚步从未停歇。鲜嫩多汁的“苏彩甜糯908”甜糯玉米、清香酥软的“通豆16”鲜食大豆、清脆香甜的“通甜3号”薄皮甜瓜……今年,除了短季鲜食豌豆外,沿江所还转化水稻、玉米、大豆、蚕豆、甜瓜等新品种11个。

推广新品种的过程,长路漫漫。为了让农户吃下“定心丸”,沿江所还牵手人保财险南通分公司,积极探索“科技+保险”服务“三农”的新模式。双方共建农业风险减量实践基地和监控中心,联合成立江海惠农科技服务队,为农户提供四个季度全覆盖的专业培训以及应急突发的技术服务。

巧服务 助农快增收

“今年我们在通州湾盐碱地改良示范基地,种植了耐盐水稻新品系‘通海粳17-2’和‘6k438’水稻品种,经测算,亩产均在千斤以上。”沿江所水稻学科带头人周根友研究员介绍。昔日白花花的盐碱地,如今长出了绿油油的庄稼和金灿灿的稻麦,这一丰收讯息让沿江所农技专家和周边村民愈发欣喜,“通过几年的改良和种植,这里不但能种植耐盐品种,还可以种植适口的常规稻种。”

从选用耐盐的优质高效良种,到将深耕、多旋、勤灌相结合,实行盐碱地的快速高效脱盐,再到示范推广滨海盐碱地生态改良技术,沿江所盐土学科团队用心用情做好科技服务,把论文写在盐土大地上。此外,沿江所还培育、服务园区基地37个,建成蚕豆干改鲜技术、鲜食玉米高效种植技术、高膳纤元麦高效生产技术等一批技术成果示范推广核心示范区7857亩,辐射带动10.93万亩土地实现增收。

水果紫芦笋、野蒲芹、枸杞叶、马兰头……在如皋磨头丁冒村,金旺家庭农场里30多种蔬菜新品种竞相生长,连空气中都飘散着即将装车发往上海的芹菜的清香。“沿江所专家长期定点驻扎,实地为我们打通蔬菜种源卡脖子堵点,为我们打响‘特’字产品提供了技术支撑。”金旺家庭农场主王小龙感慨道。

长期以来,沿江所特色蔬菜学科与金旺家庭农场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为其规划蔬菜种植方案,从而实现全年茬口的合理安排。“所村对接双向得益,我们为金旺的产业发展解难题、出对策,帮助金旺利用优异种质资源和前沿、高新技术,着手培育特色蔬菜品种,反过来金旺也为沿江农科所提供了良好的创新与服务平台。”沿江所蔬菜研究室副主任程玉静表示。

善科普 入脑又入心

“优质的葡萄品种到底是咋来的?”“让小柿子发展成大产业,还需做出哪些努力?”……针对农户最为关心的问题,沿江所“青禾”科技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近日先后走进通州区柿柿顺意水果农民专业合作社、南通神韵葡萄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开展种植技术科普,带领农户深入思考农业发展路径。

“今年,我们共组织40余场科普进社区、进校园、进农户活动,邀请500多名学生、社区居民走进沿江所,让他们离科学更近。”沿江所四青作物科普示范基地唐明霞研究员介绍。每每开展科普活动时,沿江所科普陈列室、综合实验室就是现成的课堂,科技专家则化身科学老师,利用显微镜等实验器材作为教具,将农业知识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娓娓道来。讲解结束后,沿江所还会端上健康的麦片粥、可口的甜瓜、美味的鲜食玉米、具有地方特色的蘘荷炒毛豆,让参观人员进一步品鉴选育的新品。

“我们种下的荠菜、萝卜,怎么还没有发芽?”“豌豆、蚕豆、黑塌菜,有没有枯死?”……在虹桥小学“勤耕园”劳动基地,经常能看到学生围着唐明霞频频发问的热闹场景。作为“勤耕园”的指导老师,沿江所11名科技专家充分发挥科技优势、成果优势、人才优势,带领孩子认领“责任田”,体验从播种到采收的种植全流程。“希望同学们通过自己亲手种植作物、亲自培管的经历,激发对未知事物的探索欲,培养对劳动的热爱,并通过劳动提高综合素养。”唐明霞表示。

“作为农业科研工作者,要扑下身子,走到农业生产一线,育好种、种好田,服务广大农民。”沿江农科所所长张一峰表示,将进一步优化服务理念,高度联系农民的个性化要求,在对接服务、产业帮扶上做出示范,在做强产业、引领发展上做出特色。本报记者 陆薇 卢兆欣

标签:
责编:邵佳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