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0月21日南通讯(记者 刘洁 通讯员 钱广智) 100年前,民族实业家张謇怀抱实业救国抱负,创建了天生港电厂(南通天生港发电有限公司前身)。历经14年漫长的重启、停顿、再重启,于1934年12月1日正式投产,建成22千伏输电线路对外供电,在电厂100年的历史进程中,先后建设了14台火力发电机组,机组的更新迭代几乎囊括了所有的机型,见证了国家经济的发展历程。

天生港电厂早期的厂景远眺
值此公司百年华诞到来之际,公司深入挖掘张謇早期创建电厂史料文献,追溯天电起源,赓续先贤伟业,献礼百年厂庆,让张謇的企业家精神在天电得到延续,教育激励后辈努力开拓进取,成为一代又一代天电人融入血脉的精神气质。

即将出版的《张謇与天生港发电厂》
近日,《张謇与天生港发电厂》书稿出炉,公司建厂百年研讨会暨书稿评审会圆满召开,该书即将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在全面查阅市档案馆档案基础上,精选与张謇有关、1913-1924年之间筹建天生港电厂的档案,形成的档案史料集。

天生港电厂的创始人张謇
由于年代久远,加之早年经历战乱,早年那段激动人心的历史也无从考证,经过历时3个多月的搜寻,课题组人员不放过任何可能有用的线索,遍访了海门常乐镇张謇故里、唐闸镇大生纱厂档案室、南通博物苑、南通档案馆、南通图书馆、南通大学张謇研究院、张謇研究协会等,揭开了张謇当年轰轰烈烈建设电厂经历的神秘面纱,走出尘封的历史,呈现在了百年后的世人面前,填补了天电建设初期阶段的历史空白。

这是天生港电厂投产的第一台5000千瓦发电机组
执行主编、市档案馆征编处处长朱江介绍,本书主要内容涵盖张謇、吴寄尘、沈燕谋、高翕、黄友兰等人筹建电厂的来往信件、各类账目及采购单据等,均为首次面世;并且发现了数份张謇署名的英文信件,实属难能可贵。通过现有档案资料的研究,证实了张謇于1919年筹建天生港电厂,1920年在欧洲招标,1921年开工建厂以及1924年被迫停工的过程。本书为张謇研究者进一步研究提供便利,也将为中国电力史、南通地方发展史研究提供宝贵的原始资料。

张謇致西门子公司订购电机的函
与会的学者专家饱含对天电的深厚感情和殷切希望,分别对天生港电厂的诞生及书稿进行了充分地评审讨论,他们表示,这些难能可贵的史料的挖掘,进一步丰富了张謇实业救国的壮举,印证了其敢于创时代之先河的勇气和远见;百年天电的历史是一代代天电创业者继承张謇的企业家精神,持续创新和进取的过程。专家们还对书籍的有关方面给予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这将对天电人后续的工作产生极大的推动。
南通市二级巡视员黄正平作了点评。他表示,该书作为前史,追根溯源,对天电的诞生历程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将天电的百年史连接起来,形成一条完整的历史轨迹。同时,大量历史资料也验证了天电是张謇创办的最后一个实业,引发了学术界对天电在后张謇时代的重要性、独特性的思考。且该书填补了张謇与电力能源的空白,电厂的诞生为当时的民族工业提供了先进的能源供给。他强调,学习的基础在宣传,宣传的基础在研究,研究的基础在资料,期待新时代的张謇研究达到新高度。他认为,天电传承张謇“困难面前的勇毅担当,变革面前的远见卓识”的精神财富,形成独具特色的“艰苦奋斗,敢打硬仗,遵章守纪,开拓前进”优良传统,是整个天电的荣耀。
张謇给后世留下了两笔财富,一笔是巨大的物质财富,一笔是更加可贵的精神财富。南通天电作为张謇先生留存至今的物质财富之一,秉承了爱国情怀、创新精神、诚信守法、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的张謇企业家精神,在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始终为地区的经济发展发挥着强大驱动力。天电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包晓明介绍,如今的天电年发电量80亿千瓦时,不断提升能源梯级利用,拓展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产业,以减排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能源数字化转型,打造智慧电厂,努力成为张謇事业的开拓者、张謇品格的传承者,以坚定的信念和自信的气魄向下一个百年进发。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南通天电历经百年沧桑,依然风华正茂。站在新的百年起点,南通天电将传承和发扬优秀的百年企业文化积淀,让“江海星火”企业文化品牌以“燎原”之势,凝聚起推动天电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