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用实际行动守护万家灯火 用无私大爱续写雷锋精神
2021-03-04 13:53: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3月4日南通讯(记者 曹敏 李志华)“你们经常来给我这老头修这修那,跑前跑后,就是儿女在跟前也没有这么贴心。”2月22日,家住江苏省如东县曹埠镇跨岸村的孤寡老人潘希良声音有些哽咽,他紧紧地握着国网江苏电力(如东公司)退役军人共产党员服务队(以下简称“服务队”)队长郭鹏和队员杜春峰的手,久久不肯松开。自入冬以来,该服务队分组走进如东县城93户老党员、五保老人、留守老人、重病患者等特殊人群家中,开展室内线路义务检查巡视检修,宣传电力安全知识,对供电线路、家用电器等进行全面“体检”,同时还为他们拖地、擦窗、抹桌子,打扫室内卫生,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服务队成立于2001年7月,目前共包括17支分队168名成员。自成立以来,服务队一直履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宗旨,以“雷锋精神”为指引,经过四任队长的薪火相传,从低压抢修向脱贫攻坚、扶危助困、创新增效、爱心奉献等综合服务领域延伸,成为践行雷锋精神、点亮万家灯火的光明使者。2月23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命名第六批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和岗位学雷锋标兵,该服务队获评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

勇担重任,做扎根岗位的“螺丝钉”

服务队继承“钉子”精神,扎根工作岗位,发扬不畏艰险、敢想敢拼的军人传统,弘扬雷锋般信念如磐、意志如铁的战斗精神,20年来,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他们是永远冲在第一线的“排头兵”,铸就了服务队“勇于担当,迎难而上”的雷锋精神。

服务队成立之初,首任队长缪恒生带领队员们向社会公开承诺:全天24小时“随叫、随到、随修”。2001年12月31日凌晨2时多,正在为年终轧账的如东县农行西郊分理处突然停电,工作人员试着拨通了服务队的电话。值班队员冒着刺骨严寒,在8分钟内赶到现场,顶着寒风高空作业,仅用5分钟就恢复了供电,确保了银行在24点前将账目处理完毕。“用电有困难,就找‘红马甲’”的口碑在当地悄然传开。

“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波及全国,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大年初二,他们成立电力抢修突击队,40多名队员齐刷刷摁下红手印:“自愿前往抗疫第一线!”这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迎难而上,连续奋战,仅用一天时间,就为全县450多个临时观察点、值勤卡口接通电源,他们还主动承担了县内5家防疫定点医院、3家防疫物资生产企业、乡村疫情观察点,以及数十家农贸市场等重点场所的供电保障任务。风险最大的地方,都有队员的身影,他们以无私奉献、责任担当的精神,牢牢守住电力生命线,构筑起坚实可靠的疫情“防控墙”,成为了值守在各个防疫场所的“活雷锋”。

脱贫攻坚,做播撒大爱的“电保姆”

“群众有需求,我们就响应。”服务队不断拓展延伸服务内涵,将服务范围从户外电力抢修拓展到为居民服务的每一个角落。这些年,在服务队抢修服务之外,用一件件平凡的小事成就了不平凡的人生,他们不管份内份外,能帮就帮,哪怕是换个灯泡、换根保险丝、打扫卫生这些不起眼的小事,都尽心尽力做好。他们弘扬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帮老助残,爱心奉献,成为了“为人民服务”的百姓“电保姆”。

“红马甲”穿了20年,也将雷锋精神在困难群体心里传播了20年。“我只认‘红马甲’,看到他们我才放心。”掘郊养老院的抗日老兵陈建斌,钥匙忘记放哪儿了门打不开了,房里的电视没信号了,他总打电话给服务队队员刘跃平。“一般能帮忙我们都有求必应,尤其是孤寡老人、特困户等。” 3号街区里的困难父子,父亲吴亚明患有糖尿病,儿子吴春先天性智障,生活十分困难,服务队队员得知后,立刻把他们列入了重点帮扶的名单,从线路检修到更换煤气,事无巨细,共产党员服务队能帮就帮,逢年过节更是必去探望。

“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20年来,服务队先后对200多名孤寡老人、伤残人士、老红军等特殊人群开展精准帮扶。他们以“光明扶贫基金”卡的形式,建立专门的档案,实行上门对口帮扶,经常性电话询问,定期走访,利用空余时间帮助他们整修内部电源线路、更换煤气罐、送生活必需品以及打扫室内外卫生等。迄今为止,累计为困难群众提供各种亲情服务19000多次,累计捐资捐物近百万元。2017年,服务队还与如东经济薄弱村坝东村开展结对活动,3年间累计为坝东村新增6台配变,增容9台配变,并新建和改造10千伏线路6.7公里,400伏线路15.7公里。

改革创新,做锐意进取的“先行官”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电力服务的期望和要求也越来越高。服务队深知,新时期供电保障服务唯有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讲究服务成效,才能为老百姓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他们革新技术,创新方法,弘扬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新时代“雷锋”精神,化身守正创新、攻坚克难的电力“先行官”,用匠心赢得民心。

2020年5月下旬的一天,家住中天润园的陈海峰正在上班,接到服务队发来的短信,他家的线路失电了,请他配合检查线路。“家里鱼缸、冰箱都不能停电,要是等我晚上下班回家,就惨了。没想到党员服务队竟然知道我家里没电了,还给我发来贴心的提醒!”陈海峰感慨万千。通过应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和边缘计算,在电表上安装采集装置,一旦电表失电,后台即秒级感知,启动报警,向用户发出短信,服务队同步上门服务,实现抢修由“后知后觉”向“同知同觉”和“先知先觉”转变,让人民群众在服务中享受到智慧化体验,这在全国也是首创。

“让老百姓的灯快亮起来”一直是服务队的行为信条,也是他们创新的目标。“磁力固定式驱鸟器”破解了因鸟筑巢造成线路故障的难题;新型接地引线弯曲器弯折接地引下线工作时,较传统方法耗时缩短近2倍,弯曲精确度达99%……这个平均年龄超过45周岁、平均学历只有高中程度的服务队成了名副其实的勇于钻研技术、攻坚克难的新时代“雷锋”。

播洒点滴人间真情,雷锋精神脚步不止,服务队就这样把工作岗位作为践行雷锋精神的舞台,将自己化身为一枚钉子,努力以钉子的“挤”劲和“钻”劲,在岗位上脚踏实地,把爱传递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标签:
责编:郭玲玲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