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上午,通州区东社镇五甲苴9组一处蔬菜大棚里,老家河南、就地过年的种植户魏钦中正忙碌着浇灌。
“去年承包了40多亩地,种植黄瓜、西瓜、七彩辣椒等作物,年收入就达到40多万元。”谈到收益,50多岁的老魏脸上笑容绽放。
素有上海菜篮子基地之称的东社镇蔬菜大棚面积达到2万多亩,吸引了山东、河南、安徽等外乡种植户566户,户均承包大棚的面积超过30亩。受疫情的影响,春节前该镇有150多户种植户选择就地过年,如何保障他们安全用电,成了镇上头等大事。
“马上过年了,我们再检查一下大棚内的加热装置、抽水泵线路绝缘状况……”东社供电所长李翔带着2名运维人员,早早地来到这里。
在魏钦中的大棚附近,原本蜗居一家六七口人的黑色大棚被拆掉了,换成了几排明亮宽敞的彩钢房。为了彻底扫除用电安全隐患,1月初,东社供电所联合东社镇政府,对居住大棚改造的同时,对彩钢屋内部线路重新布设,并安装新的配电箱和漏电开关,同时,还制定《大棚表下线路安全规范》《大棚表出线管理实施办法》等安全用电管理办法,确保春节期间安全用电。
“这里的一根电缆,绝缘皮有破损,我们必须及时换掉。”李翔猫腰钻进半人高的蔬菜大棚,见到一根连接育苗电热丝的内部线路有隐患,立即安排消缺。 “这是一份安全用电指南,牢记千万不能再私拉乱接了!”见到魏钦中家有2个孩子正在专心地写作业,他反复叮嘱。
这两年,为了优化蔬菜基地的用电环境,东社镇对130个台区进行新农网升级改造,改造400伏绝缘线260千米,新增50台变压器,总计容量达到2万千伏安。
“今年总算能亮亮堂堂过上一个春节了!”魏钦中特意准备了不少年货,还将异地过年的幸福镜头通过微信传给老家的亲戚,分享喜悦。 记者 刘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