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记者走进位于濠河畔的沈绣博物馆,正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刺绣艺术大师沈寿第四代弟子、南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沈绣)代表性传承人花丽正在为迎接牛年进行刺绣。“刺绣需要心静,绣的时候要全身心沉浸其中,用心绣。”花丽告诉记者,因为晚上相对安静些,所以自己经常是做完家中的事情后,晚上一个人在房间里绣。
花丽告诉记者,在20世纪80年代,单位派她和同事去通州区五接镇李港村,办了平绣、双面绣的培训班,希望一方面可以用非遗技艺带领村民致富,另一方面也能传承传统文化。来的人大多数年纪偏大,文化水平和艺术鉴赏能力相对有限,后来通过花丽介绍和展示沈绣技艺,并在实践中不断给予鼓励,增加了她们的信心。在花丽的印象里,当时有一名学员叫徐美玉,说自己个子不大,做农活做不过别人,觉得刺绣挺有意思的,便来报名学习。徐美玉在学习班很优秀,如今刺绣成了她的职业,每年都有厂商的固定订单。她一直坚持刺绣,传承非遗,并在2019年获江苏乡土人才技艺技能大赛刺绣项目一等奖。当时的绣娘们通过一段时间的培训,渐渐掌握到了沈绣的精髓,不少已经可以独立承担绣制工作,当时最终学成的后来去往北京、上海等地,把沈绣这项非遗传播得更远。
目前,花丽每周二在通大附中还有一堂以沈绣非遗为课题的选修课,通过理论结合实践的形式让学生了解非遗深邃的文化内涵,体验民间传统手工技艺的独特魅力。
“让非遗活起来,融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沈绣博物馆馆长卜元说,现在馆里在进行一些喜迎牛年新春的文创产品的设计和研发,比如小工艺品、宫廷扇等,价格比较亲民实在;另一方面,计划继续送非遗下乡,普及知识、传授技艺,让更多群众能通过指尖上的功夫“富起来”。 记者徐培钦
昨天,记者走进位于濠河畔的沈绣博物馆,正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刺绣艺术大师沈寿第四代弟子、南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沈绣)代表性传承人花丽正在为迎接牛年进行刺绣。刺绣需要心静,绣的时候要全身心沉浸其中,用心绣。花丽告诉记者,因为晚上相对安静些,所以自己经常是做完家中的事情后,晚上一个人在房间里绣。另一方面,计划继续送非遗下乡,普及知识、传授技艺,让更多群众能通过指尖上的功夫“富起来”。
昨天,记者走进位于濠河畔的沈绣博物馆,正高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