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最高气温创历史新低
周末通城天气晴好,冰冻持续
“爪子都快冻掉了”“汽车刚从地下车库开出来瞬间温度就显示为零下4℃了”……最近,市民之间谈论最多的关键词就是“冷冷冷”。好在,这个周末,我市天气晴好,气温开始缓慢回升,但低温仍在0℃以下,有严重冰冻,仍需注意防范。
今年首个寒潮来势汹汹,这两天通城气温堪比冰箱冷冻室,全天都在0℃以下。印象中,最近几年最冷的日子当属2016年1月24日那次寒潮了,当天全市日最高气温在-5.0℃~-5.5℃之间,曾经创了日最高气温的最低纪录。而7日白天全市日最高气温在-5.4℃~-7.0℃之间,全部打破上次纪录,创下有记录以来的历史新低!低温方面,全市最低气温出现在8日早晨,在-8.7~-10.0℃之间,其中海门-9.4℃,打破了本站最低气温极值纪录(1977年1月31日和2016年1月24日均为-9.3℃),其余各站虽然没有破新低,但也算冷到了极致。
虽然冷到让人怀疑人生,但市气象台说了,未来几天我市气温将逐渐回升,可是9至12日早晨最低气温仍然在0℃以下,提醒患有心血管、哮喘等疾病的市民尽量在早晚减少外出,大家出门还是要多注意防寒保暖。
【今明后三天天气预报】9日:晴,西北到西风3-4级,气温-7℃~3℃;10日:晴转多云,西到西南风3-4级,气温-6℃~6℃;11日:多云转晴,偏西风3-4级,气温-3℃~6℃。 记者俞慧娟
(合作单位:南通市气象局)
7日18:46达899.3万千瓦
南通电网调度负荷再创历史新高
继去年12月30日南通电网调度负荷达到815.6万千瓦、同比增长22.8%后,1月7日18:46,南通电网调度负荷再次创出历史新高,达899.3万千瓦。目前,南通电网整体运行平稳,全市用电可靠有序。
据了解,冬季用电负荷超越夏季最高峰的情况较为罕见,电力数据直接佐证了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喜人势头。入冬以来,南通地区气温明显低于往年同期水平,调度负荷屡次刷新冬季历史最高纪录,调度日平均电量同比增长15.9%。
为保障寒潮下的电力供应,入冬前供电公司就对电网开展了9次故障抢修演练,排定迎峰度冬专项值班表;首轮寒流来袭之前,供电公司领导带队分头走访南通各大主力电厂,主动沟通全网负荷预测值、了解发电机组运维和燃料储备等情况,做好各种应急准备,以发电供电一体化保障全市可靠用电。
至去年年底,南通风电并网规模达311万千瓦,年发电量超过51亿千瓦时。上一轮寒潮来袭我市用电高峰时,风电出力达到280万千瓦。根据用电形势,供电公司调控中心合理安排电网运行方式和潮流分布,积极调用风电新能源应对用电高峰,保障市民稳定可靠用电。
目前,供电公司已经做好各类应急抢修及保障准备工作,实行关键岗位人员24小时值班制度,设立抢修点113个,安排抢修人员1206人、抢修车辆327辆、发电车8辆,严格落实抢修期间防冻、防滑、防事故措施,确保低温寒潮期间提供快速、优质抢修服务。记者刘璐
连续7天超过120万立方米
天然气单日供应量创历史新高
连日来,大众燃气公司厉兵秣马,克服低温天气,切实做好各项保供工作。7日,我市天然气单日最高供应量已经达到147万立方米,创历史新高。日均供应量已经连续七天超过120万立方米。
为迎战今冬明春高峰供气的到来,相关部门正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安全巡查和用户的安检,切实做好安全保障措施;提前筹划冬季保供措施,落实上游气源,加强设备设施维护,完善应急保供预案,做到保供有“底气”。大众燃气公司热线电话随时接听市民报修以及咨询,调度中心24小时值班,密切关注最新天气情况,随时做好发布各项调度指令。100多名应急抢险队员24小时待机,随时做好抢修准备。物资部门想方设法高价采购液化天然气,确保南北两处LNG站满库存。大众燃气公司党委组织党团员分期分批轮流到南北两座LNG站进行除冰保供。
今冬天然气供应形势比较紧张,一旦由于低温雨雪天气持续影响,路面湿滑,液化天然气槽车有可能无法按时到达,大众燃气公司呼吁市民注意节约用气。目前全市日供应天然气460万方~480万方,除了启东、海门和通州湾以外,其他地区都存在供应不足的情况,全市日缺口天然气约120万方,其中市区、如皋和海安缺口量较大,约占总缺口量的75%。随着气温降低,暖气设备使用,天然气用气量持续上涨,市区已从平时的日均80万方,增长到日均135万方,日最高147万方,日缺口45万方,全市高峰日缺口150万方,预计用气压力会持续到过年。通讯员朱余水 记者蒋娇娇
7日,大众燃气公司南通北应急气源储备站站长梁爱军在又冷又湿的雾气中巡查气化器结冰情况,随时做好除冰准备。 朱余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