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志愿服务淬炼兴东“精神” 长效管理提升兴东“颜值”
2020-09-01 09:34: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9月1日南通讯(记者 曹敏)“我是每天晚上雷打不动,都要来学跳交谊舞的,现在已经学会跳三步、四步啦!”今年58岁的杨世桥村北2组村民葛佩兰忙完家务活,便和几个老姐妹约在一起跳交谊舞。她喜滋滋地说:“现在的日子,天天像过节,有滋有味。”

9月1日晚,记者来到了南通通州兴东街道杨世桥村的小游园。随着夜幕降临,这里成了村里最热闹的地方。伴着悠扬的音乐声,来自杨世桥村里的“舞林高手”悉数登场。村民们在家门口的小游园里翩翩起舞,他们用自己的舞姿跳出了村民们的精神风貌,展现了村居的文明新风尚。而这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正是兴东街道不断优化文明城市长效管理工作的一个缩影。

“红马甲”步履不停,志愿服务点亮 “文明兴东”

今年以来,结合文明城市长效管理工作,兴东努力推动文明实践项目品牌化、“菜单”精准化、管理常态化,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文明实践新路径。据兴东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戴中华介绍,兴东一直秉承“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的理念,聚焦“高标准、创特色、出成效、常态化”要求,创新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8月12日,在南通市通州区兴东街道兴飞广场,20多位兴东街道卫生健康服务平台的志愿者顶着烈日,为100 多位居民提供了健康咨询服务。他们每年为辖区3万多居民提供14大类55项免费服务。8月14日,姐妹微家瑜伽课在紫星村开课。在2名志愿者的带领与指导下,20多名村民学做普拉提,在运动中修养身心,关注健康生活。8月18日,兴东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食安办向全街道餐饮经营者、消费者以及全体居民发出《“制止餐饮浪费,厉行勤俭节约”》倡议。8月28日,南通市通州区兴东街道开展以“遵纪守法 文明出行”为主题的道路交通秩序整治活动。活动中,街道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全体人员亮身份、树榜样,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做文明交通的先行者和倡导者,用长效管理迎接文明城市大考。

瑜伽锻炼进乡村、卫生服务进小区、文明劝导进镇区 ……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志愿服务活动在兴东“遍地开花”,随处可见的“红马甲”已成为兴东的一张“金名片”。

人居环境“靓起来”,长效管理造就“美丽兴东”

漫步在兴东街道土山村,放眼望去,乡村的面貌早已焕然一新。家家砖红瓦绿,房屋整齐划一,道路四通八达。村民们都住上了小洋楼,房前屋后种上了鲜花和绿植,庭院内也都收拾得井井有条。不少人家门口都会贴上一个特殊的“小树”标志,在这上面,星级文明户、美丽庭院创建等信息一目了然。“我们希望能用美丽庭院创建的方式,在村容村貌显著改善的同时,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文明乡风。”兴东街道土山村党总支书记葛跃进坦言,该村以美丽庭院评比为契机,通过树立美丽庭院优秀典型,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在全村形成一股美丽庭院创建热潮。

“原来这条河很邋遢,你看现在这水多清啊!两边还种上了桂花、广玉兰、香樟好些树。”早晨在河边遛弯、锻炼的村民王希保,笑意盈盈地与记者闲谈。今年67岁的王希保,是土山村北4组的村民。他见证了门前这条500米小河从“脏臭浑浊”到“岸绿水清”的巨变,如今岸边绿树成荫、鸟鸣声声,河里碧波荡漾、鱼儿畅游。

近年来,兴东开展河道拆违补植、补绿提档,以涵养水源、固土护坡,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河网,营造水绿交映生态景观。今年,将疏浚河道10条(段),总计4.15公里,涉及双楼、紫星等7个村,总投资约100万元。目前,跃进河疏浚已完成70%,其他村庄河道完成51.2%。同步实施生态放养工程,上半年已向9个村50多条河道分批投放鱼苗8000余斤,并邀请养鱼专业人士进行技术指导,保证鱼苗成活率。

标签:红马甲;服务;文明兴东
责编:郭玲玲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