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曹荣琪:做一只飞翔在党的枝头又栖在百姓田头的布谷鸟
2020-08-31 15:52: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8月31日南通讯 在江苏省南通市,人们津津乐道着一位理论宣讲排头兵,他四年内出版《党课名师告诉你,别开生面讲理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学思践悟中永久奋斗》等四本专著,研究基层理论宣讲的课题成果《怎样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更好“飞入寻常百姓家”》在《红旗文稿》发表,在南通日报理论版开设了专栏。他四年来宣讲党的创新理论400多场,讲遍了通州区所有乡镇、中心医院、中心学校和近百个村、企业,以及南通市9个县(市区)和江苏省13个地级市,还应邀到上海、河南及浙江大学、江苏省委党校去讲,每年直接受众近万人。他的宣讲有政治高度、理论深度、情感温度,不但通俗易懂,生动活泼,而且思想深刻,催人奋进,每场宣讲都受到了听众的真心欢迎和一致好评,被誉为“飞翔在党的枝头又栖在百姓田头的布谷鸟”。

他,就是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南通市通州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曹荣琪。

把理论宣讲当作自己的生命来珍惜

教育者必先受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必须强化担当,加强理论学习,研读经典著作,通过学习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中把握政治方向、淬炼思想能力、提高专业本领。曹荣琪把学习当作一种工作,一种觉悟,一种境界和追求。时刻关注着党的创新理论,关注党的重大政策方针,关注国际国内时事,及时跟踪学习,反复研究,力求学习理论先人一步、快人一拍。他研究出了理论学习“紧扣文本学文本,时空之中析文本,回到文本悟精神,悟透精神去实践”的方法。不管是报纸、杂志、专著,还是网络评论文章、理论研究论文;不管是长篇论著,还是片言只语;只要与党的创新理论相关的知识,他都要潜心学习钻研。基层理论宣讲,面对的是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点多、面广。曹荣琪说:“只有勤学博学,广泛积累,才能满足群众不同的宣讲需求。”无论是参加北京培训班的学习,还是参加省市委党校的学习培训;无论是参加会议,还是下基层调研,他都非常珍惜。带着课题去参会、学习、培训,成了他的习惯,每一次的收获,都成为他下一次宣讲的素材和内容。

他热爱理论宣讲,把每一场宣讲都当作第一场来对待,从课前深入调研,了解听众和场地,到认真备课,为听众量身定制课件。为了练就口才,十字路口、移动营业厅或是公交车上,随时可见一只张口就来的“布谷鸟”。同时,不断琢磨听众对党的主张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的方法,常常忙完上午4小时、下午4小时,晚上做课件又4小时,自定义“第三个半天”。

曹荣琪说,“在理论宣讲领域,我委命于此了”。一个人,把命委靠在一个领域,是需要勇气的。但他就这样定了,从“T”想到了“π”,理论宣讲没有止境,可以做无穷地发掘,然后再像“π”一样去广泛地应用、发扬,这样把命拉长了,也拉宽了。他的骨子里深藏着对理论宣讲的爱,为了能讲好每一场宣讲,他常常是单位里来得最早又是走得最晚的那只“布谷鸟”。为了吃透理论,熟悉的办公室见证了他无数奋笔疾书的日日夜夜。从仅仅是7个听众的宣讲,到多达1000人的宣讲,每一次都是激情四射、活力无限,每一场宣讲都要做到精品示范。

用止于至善的精神深研和实践宣讲艺术

理论宣讲要求宣讲者树立过程思维方式,结合客观实际和发展趋向,对理论进行准确阐释,持之有据,言之有本,深入浅出,不落窠臼,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问题阐释得符合现实、鲜活生动,精准到位又通俗易懂,使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真正理解并切实掌握党的创新理论的精神和主旨。

为了实现理论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的转变,曹荣琪勇于创新宣讲艺术,逐渐摸索出“理论+哲理”“党性+人心”“天际+地气”等方法。从暖场开始,互动配合,适时引导,借文、借歌、借频、借人、借物,让听众既听见理论的声音,又看见理论的倩影,潜移默化中产生共鸣。他“大大方方入场,潜移默化暖场,拉起头绪,酝酿感情,推上高潮,埋设兴奋,倾泻激情,借文说理,用物传意,见图探邃,找人互动,夹叙夹议,边说边演,让人一听就懂,一看就知道”。他善于利用身边事例、翔实数据说事明理,在他的理论宣讲中,多的是通俗易懂的句子、蕴含深意的互动,多的是静心聆听的姿态、现场思索的神情,多的是相惜共情的目光、由衷赞同的掌声,有两次连会场的服务员都放下热水瓶,听他宣讲党的创新理论。

他最喜欢从各单位的实际出发,从大家最关心、最贴近切身利益的事实说起,使大家听理论宣讲感到可亲、可信、可用。他从来都是脱稿宣讲,那些生动的事例、鲜活的案例信手拈来,使宣讲既全面准确又深入浅出,既解疑释惑又生动活泼。听他的宣讲,犹如闻乡间的桂花清新典雅而又沁人心脾,让人头脑保持清醒。为当好人民群众的“政治翻译”,他在宣讲时注重讲好“党的话、真实话、群众话、地方话、热点话和焦点话”,摸索出了一套“大政方针本地化,主流理论大众化,严肃课题通俗化,说事析理多样化”的宣讲模式。他还善于通过几句描述清晰又朗朗上口的话,形象地设置一些情境,让听众通过想象,直观地看到理论的倩影,使枯燥成有趣,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宣讲艺术和风格。他说:把理论以群众的语言、大众的视野、社会的需求、基层的实际来“翻译”理论、“解释”时政,让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和认同,才能真正把党中央的声音传到千家万户,使其不仅成为党员干部口口相传的“真经”,也成为人民群众自觉遵循的“宝典”。

以自己的一片痴情焕发听众对党的深情

推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是理论武装的组织过程,也是温润心灵的自然过程。既需要理论工作者以理服人,用生动活泼的文风和通俗易懂的语言把基本原理送到人民群众中去,更需要以情感人,遵循平等、尊重的原则,营造自由、和谐的氛围,采取友好、有情的对话,交换思想、看法,潜移默化中提高广大群众的理论认知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

他把感情倾注到理论宣讲工作中,以激情点燃激情,以真情感动真情,在基层理论宣讲的道路上不畏困苦,坚韧跋涉,常引发全场听众的“同频共振”。每一次宣讲,他的身上、脸上、发梢上都是汗水,他喜欢穿件白衬衫,以至有两件衬衫的背部和胸前被汗水染黄了。他还应邀为全省冬训骨干培训班、全省“党课名师”培育对象培训班,介绍基层理论宣讲的方法、技艺、体会和创新思路,边讲边演、夹叙夹议、互动沟通、设题启迪,两个多小时里,教室里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他成立了通州区首家理论武装工作室,实行“名师带徒”计划,“聚起来一团火,散开去满天星”。他牵头组建的通州村居理论宣讲团,得到中宣部舆情局关注。

宣讲者和听讲者,要做到在短短的一场宣讲中,一个有限的空间里,来一次思想的畅快交流、心灵的愉快沟通是非常不容易的。曹荣琪始终认为,一场成功的理论宣讲,必须要突出思想性和情感性两大要素。所以,在每次开场之前,他都会和观众“套近乎”——我是你们的老朋友哦,这个单位和我有渊源呢等等。正是靠着这把“情感钥匙”,打开一个个听讲者的“心灵心门”,帮助广大听众完成从情感上的“接收”到信念上的“吸收”,从而内化为思想信仰和价值理想,这样既精准对接了党的创新理论这一“天线”,又接好了“地气”,开展了符合实际、贴近人心、富有实效的传播,切实强了信心、聚了民心、暖了人心、筑了同心。

誓用余下的后半生潜心传播党的好声音

马克思主义理论宣讲是连接理论与实践、政策与群众的桥梁,是确保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的关键环节。为了讲好理论,曹荣琪不断积累素材,开展研究型工作,他撰写的《党课名师告诉你,别开生面讲理论》详细介绍了理论宣讲的具体步骤、方法,有整体、有细节,有课前、有课中、有课后,为省内乃至省外基层理论宣讲工作者提供了有益借鉴。他开辟了网上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路,2016年3月29日以来,每天坚持原创一篇,利用自己微信公众号《琪琪的红围巾》传播,从来没断过,一年30多万字,点击量超过25万人次,读者留言1.5万多条,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新华网、人民网报道了他的事迹。

他作风扎实、踏实勤奋,对宣讲工作从来都一丝不苟,始终坚持严要求、高标准。20多年的学习和工作,使他树立了坚定的党性和服务的意识,只要基层有需要,无论春夏秋冬、风霜雨雪,从不推辞,在当地党员、干部和群众中大受欢迎。“只要是听他来讲,就没有人交头接耳,没有人玩手机,更没有人打瞌睡。”川姜镇保障村党支部书记倪惠明这么说。五接镇建设服务中心主任陈浩告诉记者:“说实话,那种泛泛而谈的没人愿意听。自从曹部长宣讲后情况就变了,如果有段时间没听到他的课,我们还会打电话到区里要课听。”这是因为,他的课里有营养,有干货。

曹荣琪2018年开始,每年从讲学、稿费中拿出3万元,用于通州区委宣传部在金沙中学成立的“通宣”奖学金,奖励该校高三年级品学兼优、家庭条件有待改善的10名学生,每生3000元,今年已是第三届。他说:“我经常反省自己,也在思辨,从一个农村的孩子做到现在这样子,工作体面,时常露脸,哪里来的?除了很小的一部分靠自己勤力、家属支持外,绝大部分都是党的培养和人民给予的,我应该懂得感恩,以命相报的最好做法是在保持身心健康的前提下,拼命地工作、奋斗,做一个财富的搬运工。我今年已经45周岁了,我要用余下的后半生做一只布谷鸟,把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像种子一样布谷到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心田,当我老了,飞不动了,我要坦然地对共产党说,亲爱的妈妈,我尽力了,我这一生没有白做一回您的儿子……”(吴欣欣)

标签:宣讲;珍惜;理论宣讲
责编:郭玲玲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