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南通三年内水上救助成功率达98.8%
2020-06-10 11:57: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6月10日南通讯(记者 李志华 通讯员 尚丙钦 徐伟欣)记者从2017-2019年度南通市水上搜救工作会议上了解到:2017至2019年,三年内南通全市各级水上搜救机构及搜救成员单位共开展水上救助224次,协调各类船艇309艘次,成功救助遇险船舶306艘次、遇险人员2183名,救助成功率98.8%,对保持经济社会稳定,促进南通市高质量发展创造了和谐稳定的水上安全环境。

南通地处长江入海口,易受恶劣天气的影响,三年内,南通共受极端恶劣天气影响368天,占三年总天数的三分之一。南通港口经济发展迅猛,每年进出港船舶约30万艘次,2019年港口货物吞吐量3.36亿吨,位列全省第二。沿海腰沙通道工程、三夹沙围垦、吕四挖入式港池、洋口港10万吨级化工码头、LNG二期、龙源振华、中水电风电场等40余个水上水下重大工程开工建设。加之长江南通段作为世界上船舶密度最大的水域之一,每日有大量危化品船、大型海轮过境,还有客汽渡船舶、新造试航船、“三无”船、内河船队等;沿海有大量渔船、施工作业船、危险品船、休闲娱乐船等,沿江沿海发生事故、险情的几率增加,水上搜救任务繁重。

南通市水上搜救工作始终把“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放在首位。三年内,市水上搜救中心通过课题研究、建立健全应急预案等提升应急管理水平,不断充实水上救援船艇力量,加强硬件投入,建成“智慧长江•南通”(一期)项目,开发了水上搜救应急处置综合指挥平台,实现了沿江重点水域CCTV监控覆盖,建成了沿江4G高清移动通讯指挥系统,实现了可视化调度指挥;在沿海各风电场创新推动设置海上应急救助站点,搜救无人机、智能救生圈、智能无人船等智慧搜救装备相继列装,搜救装备智能化水平明显增强。

为提升水上搜救的社会参与度与整体水平,南通市水上搜救中心聘任了水上搜救专家52人形成专家团队;水上搜救志愿者总队补充招募水上搜救志愿者65人,将队伍整体人数扩充至102人。组织开展应急搜救各类培训30次,参训人员200人次,举办“2019年南通市水上搜救技能竞赛”,检验水上搜救一线指战员应急搜救水平。三年内,共组织开展水上综合或专项演练演习38次。

会上,南通市水上搜救中心常务副指挥长、南通海事局局长沈道明作了2017-2019年度南通市水上搜救工作报告。南通市副市长、市水上搜救中心指挥长潘建华对过去三年该市水上搜救工作取得的突出成绩表示肯定。他强调水上搜救工作是善事、急事、险事,来不得丝毫马虎、来不得丝毫侥幸、来不得丝毫懈怠,他要求水上搜救各成员单位要保持清醒头脑,提高思想认识,突出工作重点,压实目标责任,提升救助专业度,提升防控严密度,提升合作紧密度,为南通实现高质量发展营造更加安全稳定的水上环境。

为树立典型、弘扬正气,根据《南通市水上搜寻救助奖励办法》,会上还表彰了一批在水上搜救工作中贡献突出的先进单位和集体以及表现优秀的先进个人。

标签:搜救;南通市;南通
责编:郭玲玲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