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逐渐变暖,市面上各种水果蔬菜生鲜丰富起来,孩子的饮食也变得更多样化,但这个季节对于刚添加辅食的婴幼儿,喂养需要格外注意。昨天,市妇幼保健院儿外科专家张友波提醒广大家长,稍有不慎可能因喂养不当引发一种让孩子有“断肠之痛”的疾病——肠套叠。
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套入与其相连的肠腔内,形象地说就像“挽起的袖子”,有的家长理解为“肠子打结了”。“如果孩子有一阵一阵的哭闹,家长需要警惕这种小儿常见的急腹症。”张友波介绍,肠套叠好发于2岁以内的孩子,尤其是4~10个月的婴儿。这个月份正是孩子开始添加辅食的阶段,由于婴儿肠道不能适应食物的改变,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引起肠套叠。此外,婴儿期回盲部游动性大,肠蠕动易将回盲瓣向前推移,并牵拉肠管形成套叠。
一般而言,肠套叠有三大症状:腹痛、呕吐、血便。“婴儿不会表达腹痛,只是表现为阵发性哭闹。这是一种规律的哭闹,每次发作10余分钟,间隔约20分钟。”张友波指出,与哭闹伴行的是呕吐,发病6小时以上可出现“果酱”样血便,颜色暗红,有腥无臭,这是肠套叠特有的血便。
肠套叠发病早期可以通过“灌肠复位”治疗,这是一种非手术的保守治疗方式。“前提是孩子就诊早,肠子没有坏死。方法是经肛门在直肠内放一个管子,往肠子里注气,就像给车胎打气一样。这种操作需要在X线监视下进行,并且要有压力监测;也可以采用超声引导下进行生理盐水灌肠复位。大多数肠套叠都能通过这种方法治愈。”但张友波提醒,如果就诊过晚,孩子状态较差就不能用这种方法治疗了,只能选择手术治疗。
在此,张友波强调,如果孩子正处于添加辅食的阶段,家长切记“循序渐进地添加辅食”,不要过急过乱,每一周添加一两种辅食,孩子适应后再继续增加,让孩子稚嫩的肠道逐渐适应这些“新鲜”的食物。此外,家长还要留心孩子的阵发性哭闹,尽早就诊,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间。记者冯启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