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患者是如何接受用药治疗的?他们的医治过程顺利吗?他们的治疗过程对后面的患者有什么指导意义?隔离病人在病房可以自由活动吗……昨天上午,南通首批两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治愈出院,带着广大市民关注的一系列问题,本报记者对话南通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专家组组长(双组长之一)、市三院副院长、重症医学部主任韩旭东,独家揭秘两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是如何被治愈的。
在国家公布最新研究成果前,患者已用上阿比多尔
“病毒的扩增速度远远超过了细菌,两名患者入院后,我们首先按照指南的方针,进行了联合治疗。同时在此基础上,采用了广谱抗病毒药——阿比多尔。”韩旭东介绍,此举的理论基础即病毒是以组装的方式进行繁殖扩增的。
事实证明,三院这一步治疗方案走对了!2月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团队公布了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最新研究成果——阿比多尔能有效抑制冠状病毒。“而在这一重大成果公布前,我们就已经用上了这个药。”韩旭东欣喜地透露,正是及早规范治疗,使重症患者的病情迅速好转。
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大大改善患者临床疗效
针对病人咳嗽身困、舌苔腻黄等临床表现,三院治疗团队把握此疫“风温夹湿、蕴热犯肺”病理特点,果断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由院长蔡卫华牵头组织中医学部组方“抗新冠1号”“抗新冠2号”“抗新冠3号”,将祖国传统医学加入到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治疗中,大大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疗效。
“我们的治疗到位但不越位,充分但不过分,通过这套‘组合拳’,使两名患者获得了最佳的治疗,及时控制了患者的肺部病变。”回顾两名患者的治疗过程,韩旭东认为,早期规范化的治疗极其重要,有效阻隔了患者的病情向危重方向发展,打断了病毒在患者体内的恶性循环。
蔬菜水果科学搭配,患者可适当进行有氧运动
“晚上除了让患者趴着睡外,白天我们鼓励患者尽量不卧床,多下床活动。”韩旭东介绍,开始有患者反映失眠,他给出了这样的“药方”:在房间内适当进行有氧运动,比如每天做50个下蹲,再或者做几组俯卧撑,不用药也能睡着了。
韩旭东告诉记者,通过适当运动,不但减轻肺部压力,还能通过一定的肢体活动改善睡眠,堪称“一举两得”。在饮食方面,每天两荤三素,蔬菜水果科学搭配,确保营养,“我们并不主张患者顿顿大鱼大肉,肥腻则容易生痰,应尽量保证饮食清淡、易消化。”
首例收治入院的如东患者刚入院后,正逢新春佳节,面对远离家人、病情折磨和死亡的威胁,患者一度出现情绪不稳定。为此,三院专门安排心理医生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将贴心关怀送到病人的心坎上。
建议出院后居家隔离14天,多多休息加强营养
昨天上午,韩旭东细心叮嘱两名出院患者,由于身体刚康复,抵抗力相对较弱,加上冬春交替之时,正是大量病毒的活跃期,建议他们居家隔离14天,多休息加强营养,配合相关中成药进行后续巩固治疗,不要着急外出工作,“这既是保护别人,也是保护自己!”
终于能够出院了,两名患者露出轻快笑容。患者钱先生表示,从恐慌、忐忑到放心、信任,在南通三院隔离治疗期间收获了一份份令他终生难忘的“关爱”——医生为他的病情加班加点会诊,24小时不间断值守;医护人员每天陪他聊天,给予他莫大安慰和鼓励;医院特意制订了提升免疫力的营养餐……“在南通三院,我面对的不再是冷冰冰的病房,而是一群充满爱心与责任感的天使。”
回顾首批两名患者成功救治的全过程,院长蔡卫华更是感慨万千:“作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阵地,市三院在抗击‘非典’、禽流感、甲流等战役中,积累了丰富的应对经验。特别是通过全院联动,仅用3个小时就腾挪出隔离病区、8小时就搭建起隔离病区员工居住区、10小时新门诊搬迁启用,这些都展现了未雨绸缪、统筹协调的‘三院速度’。”
本报记者宋捷 叶国 冯启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