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港闸区各街道针对辖区企业现有人才情况开展了专项调研。工作人员深入企业,摸底了解企业在高层次人才工作中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听取意见和建议,掌握企业已有人才信息和人才需求情况。
在不久前举行的港闸区人才工作座谈会上,港闸区委书记黄卫锋表示:“全区各相关单位要围绕‘引得进、留得住、起作用’这一总要求,进行深入研究思考,全面推动各方面、各层次、各类型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切实实现‘环境更好、平台更优、配套更全、产业更强’,让更多顶尖人才助力港闸高质量发展。”
奖励政策丰
在日前公布的2019年度市“江海英才”资助对象名单中,港闸区格陆博科技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成功入选,共获得1100万元的专项资助。
港闸区一直高度重视人才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市“人才八条”及产业人才政策,大力实施港闸区“市北英才”计划。截至目前,全区集聚国家级顶尖人才24名,累计入选省“双创计划”22名、省“双创博士计划”15名、省“333”人才工程培养对象42人、市“江海英才”引进人才26名、市“226”人才培养对象139名。
除了争取上级政策支持,港闸区还制订了多项政策对高级人才给予支持。“海内外顶尖人才来区设立科研院所、领办创办重大人才企业、创新创业,我们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特别支持。对领军型创业人才(团队)特别支持项目,我们给予2000万元创业启动资金,三年内按银行同期基准利率给予最高100万元的贴息。”港闸区委组织部人才工作负责人介绍,“我们还有产业紧缺人才集聚工程、高技能领军人才集聚工程、本土人才培育工程等多项措施,多方面向人才提供支持。”
“不仅帮我找地方,还有装修补贴和租金补贴。港闸区委的政策让我省钱又省力。”张俊喜对港闸区委组织部的工作人员再三表示谢意。张俊喜是上海大学材料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海洋工程用环保重防腐涂层中间体、耐酸碱哈氏合金复合涂层材料等方面的研究,产品广泛应用于海洋工程、真空泵、电力、化工、石油等领域。因其实验设备体积较大,普通的办公写字楼无法容纳该项目,港闸区人才办走访了区内多处创业园区、孵化载体,最终在秦灶街道鹏远创业园为其租赁一处800平方米左右的研发场所。同时,为了减轻其创业初期的资金压力,基础装修资金均由人才专项资金予以补贴,该项目落户后已实现1000万元销售额,得到省市共计150万元的专项资助。
引才方式多
近期,港闸区人才办的工作人员正在为下半年的一系列引才活动做前期准备。港闸区委组织部人才科科长潘鑫介绍,引才活动其实就是港闸区和高级人才的一座桥梁,使人才能够具体了解地方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最终决定是否落户。“我们在江海英才创业周活动中接触到木白智能科技公司创始人钱胜前硕士,最终促成项目落地,主要从事‘工业信息化和智能化相关产品服务’的研发和销售。西安交通大学硕士邬成在参加完港闸区‘集成电路(上海)产业人才峰会’活动后,对港闸的区情区貌及集成电路产业政策有了深入了解,成立了南通瑞瀚微电子有限公司。”
下半年,港闸区将有针对性地开展行动,引进储备一批人才项目。港闸计划开展招才引智高校行,常态化走访产业教授,了解前沿成果,物色遴选新一批科技镇长团成员,对接有创业意向的人才和创新项目。加强科技镇长团管理,制定科技镇长团服务高质量发展量化考核办法,加大激励,规范管理,充分发挥科技镇长团在挖掘海内外人才资源方面的特殊作用。同时,加强与省、市人才工作部门沟通,争取多方支持,开展省“双创计划”争优行动。根据申报项目类型和人才自身特点开展个性化专题辅导,确保双创入选率。
服务全方位
对于高级人才,不仅要引得进,还得留得住。除了良好的政策扶持,还需要靠优质的服务。潘鑫坦言:“很多人才都是来自外地,人生地不熟,这就需要我们加强与人才的沟通,在工作、生活上多关心,及时了解他们的需求,并帮助解决。”
位于陈桥高新创业园的江苏三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由中科院百人计划专家张鹏教授领衔创办的,公司主要从事生物、医学、农学领域科研技术服务工作,逐渐建成了多种高精密实验仪器为支撑的实验体系;配备了一批优秀的博士、硕士研发人员,建立了多种分析体系,分析结果可靠、精确、重现性好,转化技术成熟高效,在客户中获得了优质的口碑,先后为包括中科院、农科院、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在内的10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提供技术服务。去年,一场台风将张鹏等人种在楼顶的用于做实验的玉米全部刮“跑”了,实验不得不中断。港闸区人才办获悉后主动服务,为其在陈桥街道一农户家中落实一块良田,保证了公司今后实验的延续性。
人才工作水平决定了一个地方的发展水平。据了解,港闸区在不断强化人才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同时,还将实施人才安居工程,构建更具吸引力的人才政策体系。实施“市北英才一卡通”服务制度,为各类人才提供项目落户、人才公寓、医疗保障、购房购车、子女入学、出入境等全方位服务,全面提升人才公共服务水平,优化人才发展的综合环境。
记者 任溢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