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江辉:在平凡岗位上成就不平凡事
2019-04-18 11:36: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4月18日南通讯(记者 曹敏 通讯员 李松)他在变电检修工作一线坚守30余年,从一名学徒工一步步成长为海门市优秀高技能人才、江苏省企业首席技师;他用行动诠释爱岗敬业的内涵,先后被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表彰为劳动模范。他就是江辉。

  江辉,现任国网海门市供电公司输变电运检中心修试一班班长。 1986年,带着高考落榜的遗憾,江辉进入当时的海门县供电局变电工区检修班,成为一名普通“蓝领”。从进入班组的第一天开始,他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在平凡的岗位上成就不平凡事。

  那时候的江辉,身板瘦小,扳手都拿不像样。但凭着与生俱来的一股倔劲,他硬是跟自个儿较上了劲。他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不懂就问、不会就学,反复练习、不断进步。

  1987年,海门第一座220千伏变电所开工建设,还是学徒工的江辉整天泡在工地上,白天跟着师傅安装设备、爬电缆沟,晚上拿起书本钻研,很快就掌握了开关和刀闸组装的一整套技术。之后,他又通过110千伏输变电工程的实践磨练,在同批入职的员工中率先满师,首批通过中级工考核,成为第一个独立带队工作的技术骨干。

  成为带头人,江辉深知只有自己技术过硬,才能让大家服气,才能带领大家把工作做得更好。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从未停止学习的脚步:2003年,成为南通供电系统最年轻的变电检修技师;2005年,被聘为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变电检修岗位兼职培训师、高级考评员;2009年,以他名字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挂牌。

  生产难题就是江辉创新的源泉。为了解决检查电缆沟必须翻动沉重电缆沟盖板的麻烦,他带领团队研制出“可视电缆沟盖板”;为了弄清电气设备接头氧化发热情况,他在高温天到各个变电站观察,摸索出一套全新的电气接头工艺流程;针对10千伏、20千伏手车式断路器故障点查找难题,他带领创新团队研制了手车式断路器故障检测仪……至今,江辉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已获得国家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6项,主持制定重要技术标准、规程、规范、作业指导书等3项。

  身为一班之长和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掌门人”,江辉想得最多是如何把自己的工作经验和业务技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大家,将班组打造为能征善战的一流团队。江辉徒弟侯丽刚告诉记者:“不仅仅是技术,还有敬业的态度等,师傅身上有太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在我的心目中,他是优秀电力工人的典型代表。”侯丽刚是江辉众多徒弟中学历最高的,但实际动手能力却不如人。为了让他尽快熟悉工具和工艺,江辉常常给他“开小灶”,手把手地教他各种工器具的使用技巧、设备的操作方法。“大学生刚到单位就像一张白纸,我们必须帮他们打好扎实的基础,在白纸上绘上斑斓的图案,帮助他们成长成才。”江辉说。

  在带好青年员工的同时,江辉对班组其他成员的技能培训也从未放松。沈伟是班组的一名老员工,业务能力提升不快。江辉结合生产实际,给他讲技术、讲理论、讲实践,每次有施工或事故抢修,江辉必会把他带上。通过近半年的“强化培训”,沈伟的业务技能已接近班组里的优秀同事。

  “我跟他是高中同学,同一年进的公司。”李松即是江辉的老同学,又是老同事。李松说:“当年选择工种时,他毅然选择了线路专业。那是一个需要天天爬杆子的累专业,别人都不愿意去,可他认定那样更能锻炼人。后来,因工作需要他去了变电检修专业,很快又成为新专业的佼佼者。”江辉妻子朱惠琴感叹道:“说实话,他作为丈夫,有点‘不称职’。记得2011年的一天,我身体不舒服,打电话让他陪我去医院。那时恰巧他负责的一项工程处在投运关键时期,他领着团队吃住在工地,起早贪黑进行设备安装和调试。他没有立即回来,而是打电话让我的父母陪我去医院。当时我有点不开心,不过当天晚上12点多,他赶来医院看我,眼看他疲惫的样子,也就理解他了。”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江辉所在班组共有班员11名,如今已有5人取得技师资格证书、3人取得高级工证书,实现了人人有进步、个个有提升。

标签:
责编:刘洁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