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大病患者是母亲和我的心愿,也是我送给母亲的慈善‘年礼’。”1月30日下午,爱心市民张小春在市慈善总会的陪同下来到通大附院、市肿瘤医院,为50位大病患者送去了总计10万元的新春慰问红包。
“妈,快过年了,想要什么礼物,儿子买给您!”
“儿啊,妈这么大年纪了,吃穿用都有限,要那些身外之物做什么?我看电视里经常有些生大病没钱医治的人,苦得很。要是你有余钱,就去给他们送点什么吧,他们的年难过啊……”
这是几天前,张小春和他母亲之间的对话。家住通州区先锋街道的张小春开了一家家纺企业,眼看春节就要到了,他想给母亲买点新年礼物。但在征求母亲意见时,老人的这番话打动了他。“我父亲也是因为肺癌去世的,母亲身体也不好,我特别能体会大病给一个家庭带来的灾难性打击。”张小春随即联系了市慈善总会,表示自己愿意出资10万元,捐助特困大病患者。
接到这个电话,市慈善总会工作人员立即与通大附院、市肿瘤医院取得联系,按照低保户、低收入户、建档立卡户、双癌家庭、因病致贫家庭优先的原则,确定了50名特困大病患者作为救助对象。48岁的王先生接到2000元新春红包后数度哽咽,他没有结过婚,因罹患骨癌早已负债累累,靠兄弟姐妹的接济生活。病痛的折磨、经济的负担,早已让他不堪忍受,而这份来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的慰问,给了他雪中送炭的温暖。整整一个下午,张小春和慈善总会工作人员跑了三家医院,将50个慰问红包一一送到患者或家属手中。“我能做到的只是一点点小事,但我愿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这是我母亲的心愿,也是我们全家人的心愿。”张小春说。
“2000元慰问金与这些大病家庭的巨额医疗支出相比可能微不足道,但这份情谊比金子还珍贵。”市慈善总会副秘书长钱芳介绍,为帮助特困群体安心过年,今年春节前市慈善总会累计支出善款近200万元,为5000余名特困群众送去温暖。 本报记者 袁晓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