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河长”全覆盖,水清岸绿换新颜
2019-01-30 09:37:00  来源:南通网  
1
听新闻

  城市水环境的好坏关系到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推行“河长制”是保护水环境、改善水生态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崇川区河长制工作运行一年多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河长办的直接指挥调度下,始终保持高速高效推进,形成了“河水流到哪里,哪里就有人管”的新格局,在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河道水域岸线管理等方面取得初步成效,河畅、水清、岸绿的景象开始显现。

  全区河流有了给力“守护人”

  健全河长制 组织架构

  金通河是流经城东街道新桥北村社区辖区的一条河道,社区党委书记张春霞是这条河道的“河道长”。28日上午,张春霞按照每周2-3次的惯例,前往该河道,对该河道是否有污水排放、河道保洁情况等开展巡查。“从检查情况来看,尚未发现污水排放,岸上保洁情况良好。”张春霞告诉记者。

  崇川境内水网密布,河道纵横交错,有等级河道147条,总长度约260公里。自从2017年5月启动河长制工作以来,这些大大小小的河道都有了自己的“守护人”。崇川区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加强组织领导,狠抓责任落实,形成“345X”的工作机制,建立了区、街道、社区三级河长管理体制,把党政领导推到治水工作的一线,落实区级河长17人、街道河长101人、社区河长78人,河长制管理实现全覆盖。各级河长认真落实好“治、管、保”职责,抓好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等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崇川区还创新工作举措,进一步打通司法渠道。区检察院派驻检察官到区河长办,设立检察官联络室,通过与有关行政单位建立案件线索移送机制、立案监督、提前介入、跟踪督察等方式,依法监督各级河长、职能部门履行职责,依法加大行政处罚执行力度,从而促进各级尽职尽责和河长制工作高效推进。2018年,崇川区检察院针对涉河污染问题,向区级相关部门发放《检察建议书》两起。

  大力推进“黑臭水体”治理

  一河一策 科学谋划

  钟秀街道天虹天润界河为村级河道,是四级河道团结河向南的支流,流经天润家园、花半里花苑、天虹花苑三个小区。团结河水位较低时,天润家园与花半里花苑间的河道南半边无水、北半边有水;天虹花苑与天润家园间的河道是支流的尽头,基本无水,导致河床暴露,河床中的苔藓物等在阳光照耀下发出阵阵臭味。据调查,造成现状的根本原因是支流南边的河床高于北边约1米。为此,2018年夏天,崇川区住建局对支流南端进行了清淤。如今,河道水质得到了明显改观。

  2018年以来,为高标准、高效率完成省、市交办的黑臭水体整治任务,崇川区以问题为导向,补齐短板、加快步伐、强势攻坚。围绕全区《聚力治水计划》,排定36条黑臭河道“一河一策”整治项目,提出“时间表”“路线图”,排定拆违拆破、截污纳管、清淤疏浚等55项工程任务,坚持把河道整治与城市综合环境整治、重大项目等城市建设相结合,采取“贯通、清淤、截污、护岸、绿化”等综合整治措施,努力把河道建设成“水清流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的生态景观河道,确保2019年全面消除黑臭水体,实现主城区45平方公里水质提升。

  目前,易家桥环河、任港一河、锅炉厂河、工农河、红星二河、城南涧河、胜利河西段、文峰支河8条省考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已完成,处于长效管护阶段,并定期开展回头看。2019年政务中心西侧河、干休所南侧河,为确保考核顺利通过,已提前谋划并纳入2019年区城建计划,目前两项工程已基本完成。

  控源截污让污水无处“流窜”

  变河长制 为河长治

  “我非常看好此次整治工程,不仅可以解决雨污合流问题,提升南剑界河水质,小区生活环境也将更好。”近日,狼山镇街道荟景苑小区的雨污混接整治工程基本竣工,居民张大爷作为义务监督员,对该工程赞不绝口。

  狼山镇街道剑山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副主任朱佳是辖区南剑界河的“河道长”,2018年下半年,她在巡查过程中发现南剑界河河水有变质发黑发臭现象。经多部门现场调查,原来是河道周边商户、居民将生活污水私自接入雨水管网,污水通过雨水管网排入河道所致。为彻底解决南剑界河黑臭问题,11月下旬,崇川区对该条河道南侧的荟景苑小区启动实施雨污混接整治。如今,南剑界河水质得到明显改善。

  污染在水里,根子在岸上。崇川区人口密集,大量河道位于人口居住区、车库改造居住区,为此,2018年以来,崇川区进一步厘清现状,制订了“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畅流活水、生态修复、长效管护”的河道治理路线,并将整治工作重点逐步向治理河道周边小区生活污水源头延伸。据悉,崇川区融合老小区整治、城市微治理等工作,精准制订了雨污混接整治、地下管网摸排检测修复计划,追根溯源,系统诊断,持续完善排水设施;初步排定25个小区、626幢楼面的雨污混接整治计划,推进截污纳管全覆盖;积极推进河道两侧拆迁拆违,整治河道排口,追根溯源,杜绝污水直排河道现象;实施“十个必接”污水管网建设工程。这一系列源头控污“重弹”,对防止污水入河产生了积极作用。

  全面守护崇川福地水清岸绿

  多方力量 长效管护

  近日,新城桥街道八厂社区在辖区范围内开展对南川河、易家桥环河的“美化河道”活动,“走帮服”驻街工作组南通海关、机关部门、社区20名“民间河长”共同参与巡河、护河。

  实施河长制以来,崇川区紧紧依托“四位一体”长效管理机制,依靠群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志愿者、保洁员5支监管队伍,农工、环保、住建、城管等X家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健全部门联动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加快对全区“五小行业”排污情况的摸排调查,一旦发现问题立即发出整改通知;整合多方力量即时处理巡河发现的问题,扎实推进河岸共治;围绕水环境治理目标,重点开展河道保洁、沿河排口整治、河道违建整治、地笼网簖整治等“四大攻坚工作”;此外,落实三级断面长工作职责,不断加强水质监测。

  据统计,2018年以来,崇川建立河道保洁长效机制,定期开展乱种植、乱堆放专项整治,先后清理河道周边混合垃圾1.8万余吨,清除乱种植7000余平方米;深入开展污染源排查,对濠东河等河道沿线排口进行源头封堵、截污整治,涉及排口共170余处;组织拆除金通河等河道周边各类违建共380余处,面积达1.6万余平方米。

  记者了解到,“河长制”作为一项创新工作,通过把党政领导推到治水工作一线,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水环境行政管理权力的集中统一,较好解决了水环境治理过程管理多头、职责不清、互相推诿等难题。2019年是“河长制”全面实施的攻坚之年,崇川区将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加强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和河道长效管护,形成多方参与、社会共治的良好氛围,实现水清岸绿、河岸线也是风景线的目标。 本报记者陈静 本报通讯员邰步娟

标签:河道;崇川区;守护人
责编:胡悦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