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网讯 平均每天有3名院里各科室年轻护士牺牲休息时间“火线支援”,护理部共安排近300个班次的护理人员支持输液工作……即使这样,输液室的护士,还是忙得顾不上订饭喝水上厕所,自己生病都硬撑着不请假。因为每天,包括80个加座在内有217个输液位置的大厅里,座无虚席。“流感”高发季,记者实地探访南通一院急诊输液现场,走近一群异常忙碌的白衣天使。
1月23日中午12点25分,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二楼输液大厅内,人声鼎沸:哭闹声、说话声、咳嗽声、手机铃声、吃饭的声音、电视机里的声音、换水的呼叫铃声……响成一片,热闹程度丝毫不亚于农贸市场。
此时,29岁的护士沈婷还饥肠辘辘,眼看着门口又排起了长队,她压根没有时间订饭。忙了一个上午的穿刺,她不敢有丝毫懈怠,“一上午都没敢喝水,没有上厕所,患者一个接一个,几乎连喘口气的功夫都没有。”正说着,小沈突然猛烈地咳嗽起来,连续数日的加班加点,她的咽喉炎又加重了不少,但一直拖着不肯请病假。
说起穿刺,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有的孩子病程长,静脉穿刺前前后后十多次了,手部青紫,针头压根刺不进去;还有的手脚冰凉,血管不充盈,给穿刺带来了困难;遇到几个月大的婴儿更不用说,可能十分钟也找不着血管……”沈婷说,一方面家长心疼,孩子哭闹,另一方面其他病人着急催促,这就要求负责穿刺工作的护士胆大心细、动作迅速,做到“又快又准”。
正值中午时分,不少家长趁着午间休息,带着孩子赶来医院挂水。“前几天,收药台前长队一直排到病区门口,绕了好几个弯,黑压压一大片,为此,我们专门请来了保安维持秩序。”沈婷说,最怕的是小儿惊厥,因此,这需要负责巡视的护士眼尖心细,一旦发现这样的患儿优先收治。
1月10日816人、11日908人、12日907人、13日852人、14日875人……输液室护士长夏陈云一边翻开这几日的电脑就诊记录,一边吃着感冒药,“太忙了,根本没有时间挂水,所以自己就吃点药将就着。”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流感”来势凶猛。“输液室的就诊高峰整整持续了半个多月,如此长的时间,是往年没有的。”夏陈云说,这段时间高峰期的患者中,八成以上为儿童。他们当中不少孩子患上了肺炎,需要一连输液近十天;再加上儿科病房也是人满为患,孩子住不进病房,就只能大量积压在急诊。“1月6日,输液550人,到1月11日,就一下子增长到908人!如此井喷式地爆发,给我们的工作带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夏陈云介绍,为了应对输液高峰,几天前,医院紧急订购了30张输液椅,并加座到80号,调拨6台循环风消毒机,同时统筹调度全院护理力量,弥补输液室人手不足,不少科室的护士长纷纷主动请缨前来输液室加班,全院上下齐心协力共渡难关。
收药、配水、挂水、巡视、拔针……尽管工作异常繁忙,但整个输液室却忙而不乱,秩序井然。记者注意到,在输液前,护士都会手持一只手机大小的“护理PAD”,扫描治疗夹、输液袋上的二维码,对患者身份进行电子化确认,有效避免了给药差错。整个输液大厅随处可见红色字样的“温馨提示”:“流感季节,输液高峰时段,请耐心等待!”为了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输液大厅提供免费开水,配备自动贩卖机出售水和食物,针对耄耋老人开通绿色通道,优先安排输液床,新购置的输液椅可以调节后背,让患者更加舒适……“输液高峰我们最需要的是患者和家属的理解。比如,不建议随意换座位,这样会给我们的工作流程带来很多不便;建议陪护人员越少越好,以免让并不宽敞的输液大厅更加拥挤;输液并不代表万事大吉,5周岁以下的孩子尤其要关注体温变化,随身携带退烧药。”夏陈云如是说。
就诊高峰期间,排队是不可避免的。几天前,才凌晨4点,输液大厅就排起了长队。“患者再多,工作再忙,医疗安全也不容小视!”85后护士吉燕说,保护患者的血管,尽量减少患者的疼痛,这些在她心里都有杆秤。“你好,请问你的孩子吃饭了吗?”在加76号输液椅前,吉燕轻言细语地询问患儿的家长。原来,由于患儿的输液中有阿奇霉素,会对肠道有一定刺激,因此最好是饭后输液,同时要尽量调慢滴速。吉燕的这番解释,让患儿的家长心里踏实了不少,“每次来挂水,我丫头就喜欢让你穿刺,因为你的手艺我们最放心了!”孩子的妈妈感激地说。
下午2点45分,吉燕的下班时间到了,可她依旧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从早晨7点半一直忙到现在,上午穿刺、中午配水,主动加班加点的也不止我一个。看着这么多人排队,我这脚步能迈得开吗?”31岁的吉燕笑着说,输液室20个姐妹,好几个病了,可大家都硬撑着,没有请一天假,这份坚守,便是自己孜孜不倦工作的动力!
门急诊科护士长刘颖告诉记者一组数据:近三周以来,该院各科室年轻护士均以志愿者的身份加入到“输液服务大军”中,平均每天有3名年轻护士牺牲休息时间前来“火线支援”;护理部调集全院力量,共安排近300个班次的护理人员支持输液室工作;后勤部门每天增加1名工人前往输液室打扫卫生、搬运药品耗材。目前,输液大厅就医秩序井然,有条不紊,输液位置共计增加到217个(包括输液床)。
记者 冯启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