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港闸:争创四个一流 展现应有之为
2018-12-19 09:31:00  来源:南通日报  
1
听新闻

  “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的召开,充分体现了市委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政治担当和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鲜明态度,为我们下一步做好新时期民营经济工作指明了方向。”港闸区委书记黄卫锋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发展壮大民营经济是港闸的应尽之责、应有之为。”

  港闸是张謇先生开辟近代实业的重要起源地,民营经济积淀深厚。近年来,港闸坚持实施“产业强区”战略,民营经济实现蓬勃发展,到2017年底,全区民营企业贡献了75.6%的税金,规模以上企业中96%是民营企业,民营经济已成为港闸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推动港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我们将结合港闸发展实际,着重抓好政策服务、营商环境、要素保障和发展氛围四项工作,努力争创一流,不断开拓民营经济发展新局面。”黄卫锋表示。

  在争创一流的政策服务上,港闸将坚持问题导向,针对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不绕道、不回避,为企业发展配备丰厚的“政策包”。一方面,力促普惠政策落地见效。全面落实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6个方面政策举措,不折不扣执行“省28条”“市10条”,结合区情实际,加快制定实施细则,举办业务培训,让各项举措“接地气”、更“易操作”,确保在港闸落实到位。另一方面,力促定制政策重点突破。在“七大发展基金”等政策的基础上,为不同阶段、不同业务、不同困难的民营企业开具个性化“药方”,围绕创新创业、科技引导、成果转化等方面加强政策供给,重点解决融资难、创新力不足、科技水平低等短板,支持民营企业走“专精特新”道路,培育一批行业细分领域的民营单打冠军。

  在争创一流的营商环境上,港闸建立区委、区政府民营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努力打造高效型、亲清型、公正型的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不见面审批”标准化建设,确保行政审批事项网上办件占比超98%。完善企业事项集中审批模式,简化审批流程,力争审批时效压缩80%以上。设立民营企业服务中心,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构建以技术合作、产品交易等内容为主的民营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结合“走帮服”,开展党员干部“进百企”活动,提供“保姆式”服务,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把支持和帮助民营企业发展作为干部考核范畴,完善政务考核机制,健全社会诚信体系,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着力打破民营企业发展中的“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建设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在争创一流的要素保障上,港闸紧盯民营企业成长的各个环节,想方设法拿出干货硬货,让企业发展更有竞争优势。聚焦“用地”,实行“租售同权”,鼓励中小企业采取先租后让、分期缴纳等方式;聚焦“用能”,加快产业配套设施建设,提升水电气便利化水平;聚焦“用人”,落实社保缴费相关减免政策,给予适当返还奖励。支持银行、社会基金和区国资公司联合成立民营企业金融服务平台,对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开展无还本续贷业务,对预期效益高的成长型企业,增强融资供给。突出智能装备、电子信息产业,打造创新资源集聚高地。用好大数据学院等三所学院,支持企业采用订单式委培,推动人才梯度培养。引导企业与高校院所、研发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到2020年,高新技术企业数达120家以上。

  在争创一流的发展氛围上,港闸要在全区上下营造尊商重商、推崇创新的良好氛围,让企业家发展有舞台、政治有荣誉、社会有地位。每年评选“港闸民营企业荣誉榜”,积极培育“张謇杯”杰出企业家和“三名”人物,对在关键技术、关键产品领域有突破的企业家实行重奖。推荐一批优秀民营企业家担任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引导他们为经济社会发展献言献策。在主流媒体开设“企业家专栏”,形成宣传声势,放大典型带动效应,保障企业家合法经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本报记者 蒋晓东

标签:
责编:徒滢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