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海门“稻”创我市首个大米区域公用品牌
2018-12-05 10:13:00  来源:南通网  
1
听新闻

  3日,随着海门开发区丰收农机合作社“东洲湖”大米,摘取海门“好大米”评选第一名,南通首个大米区域公共品牌“淘米记”,正式面市。此前刚刚分别获得南通“好大米”金奖第一名、金奖第三名的“浩明”和“博越”牌大米,则分别斩获海门“好大米”铜奖、银奖。

  这恰恰说明专家“盲样抽评”、公证处公证程序规范。海门市农委主任陈俊高颇为兴奋:南通好大米评出的5个金奖中,海门占了2个,成为最大赢家。11月30日,在第十六届江苏名特优农产品上海交易会现场,海门“淘米记”大米一上午就被上海市民抢购一空,又展“米状元”风采。

  海门“旱改水”全面推广仅仅3年,水稻面积从不足1万亩刚刚增至6.8万亩,产量也不过4.2万吨,却能屡拔头筹, 究竟有啥“门道”? 南通市作载站站长郁伟认为,有着悠久水稻种植历史的海门江心沙农场,不容小视。在“中国碗”要盛“中国粮”的新形势下,得益于长江水的浇灌,以及优质粮种的选育,这里成为海门“淘米记”品牌发轫的源头。

  海门丰收合作社负责人、水稻种植专家江杰介绍,经过长期摸索发现,南粳5055、武运粳80、沪旱61等均适合在海门生产,其中“南粳5055” 属早熟晚粳稻品种,集高产、多抗和优质结合于一体。产出的稻米属于半糯性,米饭晶莹剔透,口感柔软滑润,富有弹性,冷而不硬,解决了“高产不优质”和“优质难高产”的难题。

  土壤碱性重,曾是“旱改水”的难题。但同样得益于长江,曾经“一毛不拔”的海门临江新区的千亩滩涂,2013年就被峰光农机合作社负责人张涛率队,改造成千亩良田。2017年,他用4000亩高标准农田的大手笔,力推稻麦轮作,实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这为提升海门好大米品质奠定坚实基础。今年12月,就在他种植“博越”大米获奖同时,合作社位于海门临江新区的优质高产示范田又传喜讯,稻米亩产达813千克,创海门历史新高。

  安全绿色,全程质量控制,使海门稻米后来居上。海门严格遵循稻米生产农业规范要求,建立大米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从选种、育苗、移植、培管、加工等实施全程质量控制,保证大米原始品质和天然美味。根据对该市30个优质稻米基地稻谷抽样检测,生产的稻谷中杂质、谷外糙米指标全部符合《绿色食品稻谷》标准要求。

  南通市委、市政府力推高标准农田建设、适度规模经营、社会化服务联盟“三个全覆盖”建设,是海门“淘米记”品牌诞生的最佳“助产士”。海门市副市长陈敢说,海门独特的黄夹沙、沙夹黄土壤中,富含有机质、钙、镁等矿物质元素,为水稻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沟河纵横、耕地不连片,又严重制约“旱改水”。随着“三个全覆盖”强势推进,海门农村“地平整、田成方、路相通、林成网、沟相连、渠通畅”,使优质稻米面积扩大成为可能。眼下,正余镇已建高标准农田47315亩,适度规模经营40000亩,社会化服务联盟组织4个,集物联网智能管理、农村电子商务、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中心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发展中心即将诞生。这,又将是一个南通第一!

  通讯员 顾黄辉 记者 施晔

标签:海门;大米;淘米
责编:胡悦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