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网讯 (通讯员苏锦安 记者何家玉)通讯网络诈骗警情处置实行“止付优先”,对符合立案条件的必须在48小时内完成立案流程,在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全民防骗意识和能力的同时,还根据被骗可能性大小,创新设立“一级”“二级”两个风险等级的预警。记者昨天从南通市公安局获悉,该局出台的《南通市公安机关处置通讯网络诈骗案件工作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已全面落地实行,进一步规范了当地通讯网络诈骗案件处置工作程序,提升打防效能。
根据《规范》,市、县两级110报警服务台接到通讯网络诈骗警情后,立即通过三方通话推送至市反通讯网络诈骗中心,由工作人员了解基本案情,确认受骗账号、诈骗嫌疑账号以及汇款金额、时间等关键要素后,以“止付优先”为原则,根据要求提交相关涉案账号的查询、止付请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对嫌疑账户的止付,并及时通知立案单位予以冻结。从接警到立案,从止付到冻结,都必须在48小时内完成。立案单位对符合返还条件的通讯网络诈骗案件冻结资金应当及时开展资金返还工作,一般在立案3个月后启动。
为提高全民防骗意识和能力,《规范》还对通讯网络诈骗案件的防范作了具体要求。市反诈中心会根据通话时长、当事人身份等6种具体表现,将群众被骗风险分成“一级”和“二级”两个等级,对“一级”风险等级的,警方将查找当事人并上门见面劝阻;对“二级”风险等级的,公安机关将通过回访等形式进行防骗宣传和提示。
风险等级预警一设立就发挥了重大作用。11月22日,启东的吴女士疑似正在被骗,经南通市反诈中心工作人员联系,吴女士极力否认并拒接电话。民警立即将简要情况通报给属地公安机关。在辖区派出所民警和家人先后劝阻下,正准备汇款35万的吴女士这才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