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6月28日讯 33年前,怀有身孕的安徽船民杨菊林随船被巨浪卷入江中,危在旦夕。南通父老奋力抢救,让她和腹中的胎儿延续了生命。前不久,已经当上奶奶的杨菊林第二次重返第二故乡,她说——
没有长江村人就没有今天的我
当年在长江南通段获救的安徽籍孕妇杨菊林,6月22日重返33年前的重生之地,深情感谢“第二故乡”的父老乡亲的救命之恩。如今已经当上奶奶的杨菊林激动地说:“如果没有好心的长江村人,就没有今天的我!”
1985年4月7日,安徽省庐江县天井乡一支满载大米的船队行至长江南通段江面时,突遇江水涨潮,4条水泥船被巨浪卷入江中,12名船民全部落水。经当地长江村的村民蒋金泉等奋力抢救,落水者中除1人遇难外,11人获救,获救者包括年仅23岁、怀有身孕的杨菊林。
获救后,杨菊林先后当上了妈妈和奶奶。33年间,杨菊林行过船、摆过摊、开过店。不管走到哪里,长江村始终是她心头最深的牵挂。当上妈妈后,她经常和儿子说:“没有长江村人,就没有我,没有我们整个家庭。村民们的恩情我们永远还不起,得经常回家看看。”如今,当上奶奶后,她更是时常和孙子说,“长江的对岸还有我们的亲人”。
2006年,杨菊林携子重返长江村,感谢当地村民的救命之恩。当时,她的儿子杨营生已经成为一名大学生。
本月22日,杨菊林再次踏上“第二故乡”的土地,感谢当地村民,并把两面绣有“再生之地,第二故乡”“当年精神文明典型,如今生态文明先锋”的锦旗献给了当地政府。
南通日报记者曹京胶全程报道了长江村救人的壮举。她还陪同杨菊林于2006年和2018年两度返回第二故乡表示感谢。
1985年,时任南通市委书记的朱剑在如皋营防乡调研时,听说了长江村村民救人的事情,提议把长江村作为先进典型,与“南通建筑铁军”等11个先进典型一起统称为“南通市精神文明建设的12面红旗”予以表彰,并号召全市人民向“12面红旗”学习。
6月22日,已经从领导岗位退下来的朱剑应邀参加了相关活动。朱剑说,这是个动人的故事,今天听来依然感人,蕴含着崇德向上、明德惟馨的精神力量。
让我们重新回到1985年4月7日,农历二月十八。长江南通段突遇涨潮,4条水泥船被巨浪卷入江中,12名船民全部落水。
当时距离出事水域最近的村庄是长江村。闻讯后,长江村的村民奋不顾身展开营救。杨菊林已在漩涡中晕头转向,村民们奋不顾身地用竹篙拦头截住,把她拖上了岸。刚获救时,杨菊林已失去知觉,眼睛瞪得很大,鼻子、耳朵里全是沙子,脸色发紫。有人以为她已经死了,多亏一位有经验的老人第一时间给她做人工呼吸,把呛进去的泥沙按出来。在江堤旁的村民王桂英的家中,3名素不相识的农家妇女脱去衣服,用温暖的身躯焐热了杨菊林冰冷彻骨的身子。
灾难使杨菊林21岁的弟弟不幸身亡,其余船民全部获救。
苏醒过来的杨菊玲得知弟弟被江水吞噬了生命,贷款买来的一船大米又附之东流,她几乎失去了生活的信心。然而,好心的村民们为其免费打捞沉船。修船工蒋金泉师傅忍着坐骨神经痛,和蔡师傅一起不计报酬为杨菊林修船。如皋民政局送来救助款,南通石油公司为他们提供柴油。王桂英的婆婆从100户人家讨来棉花和碎布料,为杨菊林腹中的孩子准备“百家衣”,希望他能一生平安。
时任营防乡党委书记的王锦国给孩子起名为“营生”。如今,营生当上了父亲,杨菊林也升级为奶奶。
记者朱晖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