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6月21日讯 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都将“推广融合教育,保障残疾人进入普通幼儿园、学校接受教育”纳入了重要民生工程。昨天,由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崇川区教体局等承办的“融合教育”专题研讨活动在通师三附举行。通过现场观摩“随班就读”教师授课、经验分享与交流、专家融合教育讲座等环节,让更多的普校教师深入了解到“融合教育”究竟该怎么“融”。
记者从研讨活动中了解到,崇川通过健全特殊教育支持保障体系、培养专门的融合教育资源教师、成立融合教育资源中心等诸多举措,初步形成了“融合教育”良好氛围。截至目前,全区“随班就读”残疾孩子达到55人。随着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的实施,“融合教育”将在崇川区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更深入的发展,从而为更多残疾孩子未来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奠定坚定基础。
“随班就读”,崇川残疾孩子在普校收获健康快乐成长
“同学们,谁知道上周日是什么节日呀?瑶瑶,你来说一说。”“父亲节!”“对啦,这堂课呀,我们就来一起聊聊自己的爸爸。”此次研讨会上,通师三附二年级(6)班的班主任、语文老师郭蓓给同学们以及全体参加“融合教育”研讨活动的老师们带来了一堂精彩纷呈的课程《我爸爸》。
郭老师的班上共有3名“随班就读”孩子,患有轻度自闭症的瑶瑶就是其中之一。无法用长句表达自己的感受、不爱与同学们一起玩、控制情绪能力较弱……这些都是她的显著特征。为了让瑶瑶能够融入学校学习生活,作为班主任的郭蓓倾注了不少心血,安排助学小伙伴陪伴其一起学习、玩耍,利用课余时间教其认字补习……如今,瑶瑶不仅适应了学校的学习生活,语言表达能力也有了较大突破。在此次《我爸爸》学习中,她基本准确地回答了郭老师的提问。智力发育滞后的萱萱,在课堂上通过郭老师的指导,声情并茂地表演了《我爸爸》部分故事内容,赢得了阵阵掌声。
通师三附是崇川拥有“随班就读”孩子的学校之一。为了最大程度地帮助这些孩子融入、适应学校学习生活,学校构建了以教师为主体,学校各部门共同参与的教育团队;同时,精选业务水平高,有爱心、耐心、责任心和恒心的教师担任随班就读学生的班主任,给予他们最好的关怀;专门开设“智填数独”“玩转魔方”等四大游戏课程,培养他们良好的情感特征、顽强的意志力和动手动脑的创造力;提出降阶教学法,即在每个教学环节中逐层分解教学目标和内容,降低要求,努力使他们跟上教学进程,保护学习积极性;开展鼓励式教学,教师常用“你能行”“试一试”等语言,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培养自信;由心理健康教师、班主任、任课教师和社区“知心奶奶”组成团队,对他们及时疏导心结,排忧解难,给予他们特别的关爱。
“我觉得这些孩子能否适应学校生活,最关键的还是在于老师,老师一定要拥有一颗人生而平等之心,用爱去包容他们,其次,要引导周边的普通孩子,去与他们做朋友,共同帮助他们。实践证明,只要这些孩子适应了学校生活,他们大部分能够获得更好更快的成长。”郭蓓说。
加大投入培养融合教师,初步形成“融合教育”良好氛围
记者了解到,崇川的特殊教育已有百年历史,在为残疾儿童提供学习机会、个性能力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据南通特教中心教科室主任邵云透露,早在五六年前,中心就与五山小学结成互助对子,每周安排一些残疾儿童去五山小学与普通孩子一起学习,孩子们在相互分享学习体会与游戏中,身心获得较大发展。
“特教中心虽然是残疾孩子们学习的良好平台,但是教育界人士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让这些孩子与普通孩子一起学习,对他们成长而言,将有更大的帮助。”崇川区教体局幼特教办主任陈晓辉告诉记者,2014年,江苏省制定了第一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根据计划要求,崇川制定了2015-2017年为期三年的全区第一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此次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旨在提高全区残疾孩子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比例,让越来越多的残疾孩子与普通孩子一样,享受幸福快乐的学校教育。
如何保障残疾孩子在普通学校的正常学习呢?崇川以“零拒绝”为目标,一方面加大投入,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按当地普通学校生均公用经费的10倍以上拨付,对“随班就读”成绩突出的学校进行奖励,给予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在全区开展融合教育推进会,印发《融合教育工作手册》,邀请专家作融合教育专题讲座,提高各所学校“融合教育”意识与能力;此外,遴选普通学校(幼儿园)的优秀教师作为“融合教育”资源教师,多次组织他们参加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专题培训、资源教师培训、特殊教育年会等,从而提高“融合教育”资源教师的专业素养。“在今年的南通市特教年会中,崇川普校教师共提交了10篇相关论文,其中,2篇获得一等奖,可以说,老师的特教专业素养,走在了全市前列。”陈晓辉说,截至目前,崇川培养了“融合教育”资源教师约150名,全区8所初中、25所小学、68所幼儿园中,共接收“随班就读”残疾孩子55名,且全部纳入义务教育学籍系统,初步形成了“融合教育”良好氛围。
狠抓硬件呵护,2020年实现“随班就读”特殊教育格局
随着《江苏省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和《南通市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8—2020 年)》的出台,2017年12月,崇川区制定了全区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深入推进“融合教育”发展。
“我们在推行‘随班就读’中发现,残疾孩子由于身体上的缺陷,除了专业教师的任教外,往往需要更多硬件方面的呵护,譬如康复训练场地、无障碍设施等等。”崇川区教体局副局长陆红兵透露,为此,今年崇川将在跃龙中学、城南小学、易家桥幼儿园新建3个融合教育资源中心,为该区域内残疾孩子学习之余的康复训练提供便利,并力争到2020年,在全区每个街道至少设置学前、小学和初中融合教育资源中心各1个,从而有效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就近入学;同时,依托南通特教中心,建立了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并建设成为区域融合教育指导和管理中心、示范性教学教研中心、特殊教育诊断评估中心、特殊需要儿童康复中心、特殊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和特殊教育师资培训中心,为残疾孩子的在校学习提供专业保障;此外,崇川区还将进一步健全特殊教育支持保障体系,建立由教育、编办、发改、民政、财政、人社、卫计、残联等部门组成的特殊教育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特殊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项,从而更好地促进“融合教育”的发展。“力争到2020年,各校按需配足专职特教师资,所有专职特教教师持双证上岗,各学段在普通学校接受融合教育的残疾学生占该学段残疾学生总数的85%以上,基本形成以‘随班就读’为主体,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送教进社区和送教上门及远程教育为补充的特殊教育发展格局。”
“今天,我们在这里开展‘融合教育’研讨活动,与其说是一场教学研讨,不如说是对过去‘融合教育’的总结与提炼,对未来如何发展‘融合教育’的一次探索,此次活动的开展,将为全区接下来的‘融合教育’积累经验,发挥更好的示范引领作用。”陆红兵如是说。
记者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