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6月19日讯 15日,国际知名高端学校经营者诺德安达教育集团投资3亿元建设的南通诺德安达双语学校动工兴建。根据计划,明年秋季,这个苏中苏北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学校将正式招生,为南通及周边孩子提供12年一贯制高品质的双语教育。
诺德安达教育集团是全球领先的高端学校经营者,在全球25个国家经营管理着55所高端学校。集团教育总监安迪普托克介绍,选择苏通园区,是因为这里与集团“气质”相符,“将双方优势资源相互结合,实现合作共赢,培养更多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优秀人才”。
而对于苏通园区来说,随着这座国际双语学校的落户,园区完善高端配套、加快产城融合、阔步迈向国际化翻开了新的一页。
完善高端配套
走在苏通园区,造型各异的建筑点缀在一片浓荫之中,绿意盎然,景观怡人。
秉持着国际化的规划理念,苏通园区以“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先配套后招商、先生态后生产”为原则,高点定位编制规划,坚定不移执行规划,先后与新加坡邦城公司、美国IBM等国外顶尖团队合作,编制实施各类规划近60项。先后组织500多人次赴新加坡开展软件转移培训,组织多批次赴苏州工业园区学习、考察、培训,合作项目40多个,诸多先进理念得到实际转化。
正是在这样国际化理念的引导下,苏通园区的各类高端配套不断完善,颜值更佳。除了诺德安达双语学校,九年一贯制的园区实验学校投入使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苏通园区分院主体封顶,滨江职业技术学院、宝力高自由搏击文化体育馆加快建设。
生态设施方面,门户公园、海伦公园,乐成公园、江嘉公园等10多个公园和小游园建成开放。作为职工人才公寓的西部云萃公寓和中部滨江花苑公寓,可提供1000多套不同套型的公寓,均配备了全套家具家电,实现拎包入住。
不断完善的配套设施,也吸引一批知名房企,入驻这里布局设点。万科、碧桂园、中南建设、中铁置业、金科等一批知名开发商开发的楼盘陆续开工,海伦生活广场、江湾国际酒店式公寓、农垦新福地便利中心、苏通壹号新福地商业广场建成运营。
搭建高端平台
从诞生之初,苏通园区流淌的就是跨国合作的血液。
10年前的11月28日,在新加坡举行的苏新合作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上,苏州工业园、南通开发区和中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签署《合作开发意向书》,决定借鉴中新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经验,引进新加坡先进的规划开发理念和与国际惯例接轨的管理体制机制,在苏通大桥北翼建设一个高科技、国际化、生态化、综合性的科技新区、商务新城,这就是苏通园区的雏形。
随着中新合作的推进,中奥合作也渐入佳境。2015年3月27日,在习近平主席和奥地利总统菲舍尔共同见证下,中奥两国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与奥地利共和国联邦科学、研究和经济部关于共同支持建立中奥苏通生态园的谅解备忘录》,内容包括支持两国企业、机构及有关组织在苏通园区内合作建立中奥苏通生态园。
2016年跨国合作又结新硕果。当年6月29日,在南通市与韩国昌源市建立友城的基础上,中韩合作产业园正式签约,全面启动规划编制、韩国企业对华投资意向调研、项目招引等工作。
中新、中奥、中韩三大跨国合作强势叠加,使得新加坡、奥地利、韩国以及苏州工业园区的品牌渠道和资源快速转化,省市的优惠政策以及人才、资金、科技等发展要素快速汇集,项目报批、土地点供、银行融资等绿色通道更加顺畅。
安迪普托克表示,诺德安达看中苏通园区的,不仅仅是区位优势、营商环境,更看重的就是这里是一个跨国合作平台,“有着国际化的视野、国际化的运营,层次更高,符合集团未来发展的需求。”
招引高端产业
行驶在穿过园区的G15沈海高速上,可以看到苏通园区繁忙的景象:整齐划一的厂房、来来回回的车辆、热火朝天的建设……不断突出招商引资,让苏通园区因项目带动而显得生机勃勃。
以三大主导产业迅速集聚为标志,苏通园区产业发展全面突破。初步形成以汽车及其核心零部件为重点的精密机械、以集成电路为重点的电子信息以及以大数据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三大产业板块。其中,汽车及其核心零部件产业板块集聚了广岛铝、音户神商等一批企业,电子信息产业板块初步形成设计、制造、封装三业并举的发展模式,集聚了通富微电、捷捷微电、新溢光电等一批企业,预计这两大产业板块“十三五”末工业产值均将超百亿元。现代服务业板块集聚了华为云计算中心、航母世界、普洛斯、乐歌等一批企业,完成服务业营业收入700多亿元。
园区不断强化特色企业培育,加大产业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力度,亿元以上主导产业项目、大体量支撑型项目、品牌化特色项目全面突破。2017年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59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1个,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15个),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2%,工业应税销售同比增长26%,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09%,财政总收入同比增长135%。
苏通科技产业园管委会主任王少勇表示,苏通园区将充分借鉴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经验,力争通过5至10年左右的时间,努力建设成为跨国合作的“新盆景”、跨江合作的“新典范”、高质量发展的“新地标”。(记者 陈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