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6月7日讯 “龙王桥新村和板桥新村都是老小区,一直没有物业,但是通过去年以来的老小区整治,不仅外墙出了新,停车问题也得到了有效解决,小区面貌大变样!”家住崇川区板桥社区龙王桥新村的王爱荣开心地说。
住宅小区是重要的城市空间,也是居民群众的主要生活空间,住宅小区的治理,既是文明城市长效管理的重要任务,也是城市基层治理的重要实践。崇川把小区治理这个难点,作为社区基层治理工作的支点,解放思想、勇于探索,坚持问题导向,善用党建引领,形成长效机制,小区治理实现质的飞跃。
问题导向整治“六乱”
崇川总计约有小区560个,其中建成于上世纪90年代以前的约有261个。和其他城市一样,小区管理一直是城市管理的难题,问题主要集中在老旧小区失修、失管,商品房小区物业管理不尽规范,安置房小区居民行为习惯不尽文明等方面。
经过对存在问题的梳理研究,崇川积极推行务实管用的整治方法,总的思路是九个字:建组织、补配套、治“六乱”。建组织,就是以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邻里组织为同心圆,建立健全小区业委会,在暂不具备建立业委会条件的小区,建立有社区干事、街道物管干部、邻里代表参加的物业管理委员会或邻里业主议事组织;补配套,就是改善小区先天不足或者老化、损坏的设施;治“六乱”,就是治理乱堆放、乱种植、乱张贴、乱停车、乱搭建、乱设摊等小区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自2014年下半年以来,崇川区把所有安置小区、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的老旧小区作为治理重点,集中攻坚。2015年至2017年,崇川每年投入2亿元左右进行老小区整治,城南新村、龙王桥新村、板桥新村、新桥北村、南川园新村等一批“老”“破”“乱”小区面貌焕然一新。有110个“六乱”问题较多的重点整治小区实现达标目标;2016年至2017年,27个达标小区成功创建成崇川区文明城市长效管理示范小区。
党建引领居民自治
小区治理,关键在于调动居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崇川区紧紧牵住党建引领这个牛鼻子,组织发动广大居民参与到小区治理中来,积极构建新型小区治理体系。
2013年以来,崇川按照每300户左右组建一个邻里的标准,在全区106个社区组建邻里828个,新建邻里党支部714个,构建了“社区党组织-邻里党支部-楼幢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四级党组织构架,把党的组织延伸到楼道里,把党的活动办到党员中心户的客厅中,有效地把党的声音、党的工作和党的温暖送到了基层党员和百姓身边。
虹桥街道虹南社区依托邻里楼道党小组,对本楼道党员“亮身份”,还制定了“三无四有”(“三无”即无堆放、无张贴、无种植;“四有”即楼道党员自愿结对一户独居或者空巢老人每天敲门问候,楼道内党员每周轮值担任楼道长负责楼道内的环境卫生、邻里矛盾化解,每月由楼道党员牵头开展一次楼道活动,每季开展一次“党员示范楼道”评比)的创建标准,开展“党员示范楼道”评选,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楼道治理。乐雅邻里党支部模范党员冒盛广对照“三无四有”示范标准,不但每日对高龄空巢老人敲门问候,还发动居民搬走楼道内的乱堆放,带头制订了楼道文明公约,所在楼道文明长效管理实现了常态化、自治化。
“小区治理+”加出附加效应
把小区治理作为支点,崇川开展小区治理的同时,积极拓展“小区治理+”,通过不断丰富小区治理“+”号右边的内容,既为撬动小区治理有关工作壮大了力臂,也为社区基层其他善治事务创造了机遇和条件。
文峰新村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老小区,由于没有物业,小区绿化常常无人管理。今年植树节前夕,“雁军服务圈”的15名理事长和楼组长志愿者在崇川区农工局创森系列活动中,每人按照各自生活区域,就近认领管理8至10棵树木。就这样,小区约140棵树木有了养护人。
在“雁军服务圈”的邻里志愿者的带领下,新村连续举办四届小区趣味运动会,小区理事齐上阵,邻里居民总动员,形成了积极向上、健康生活的好风气;新村连续举办三届小区邻里宴,逢年过节还会将社区老年人聚集在一起包饺子、吃月饼,形成了互亲互爱的好风尚;原来荒废的值班室也变身活动室,志愿者们每天轮班巡逻,为小区安全保驾护航。
特别值得欣喜的是,随着小区治理的不断深入,百花南苑、景河苑等一批小区依托原有良好基础,还打造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小区,为我市精神文明建设献出自己的一份心力。 记者孙鹏 黄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