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6月5日讯 在昨天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市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处置办)联合市公安局、南通银监分局,公布实施《南通市非法集资举报奖励暂行办法》,并发布近年来我市立案查处的十大非法集资典型案例。
据市处置办通报,2017年全市新发非法集资案件、本地法人类案件较2016年实现“双下降”,案件高发态势得到初步遏制,当前我市非法集资形势总体平稳可控,但输入性风险依然高发,已成为我市非法集资案件的主要来源。目前,全市正在按照国家政策要求和省统一部署推进存量风险化解处置工作,但是由于国家相关法规政策还在不断完善过程中,相关专项整治还在逐步推进过程中,风险出清还需要一段时间。市处置办呼吁社会各界携起手来共同强化源头防范,协力开展打早打小,全面压缩非法集资在我市滋生空间。
为鼓励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及时发现涉嫌非法集资的线索,协助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依法查处非法集资违法犯罪行为,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我市制定印发了《南通市非法集资举报奖励暂行办法》,根据全省统一安排向社会发布实施。市处置办负责人表示欢迎市民积极参与,多渠道搜集、举报非法集资线索,对符合条件的举报人将给予物质奖励。市级举报途径为:邮寄地址南通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处置办)(南通市世纪大道6号),邮政编码226001;电话0513-12345;电子邮件ntjrbzzb@163.com。
市公安局在发布会上发布了近年来我市公安机关立案查处的十大非法集资典型案例,集中反映了互联网金融领域和民间投资理财领域非法集资手法,向广大市民揭示非法集资背后的真实面目。市公安局负责人表示公安机关将继续唱好主角、积极履职,坚持打早、打小、主动打的方针,严厉打击各类非法集资案件,坚决不让非法集资有藏身之处;全力追赃挽损,尽量减少人民群众的损失。(记者张水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