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菜篮子”助推南通现代农业
2018-05-03 10:12: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5月3日讯 站在通州区石港镇志田村村头,粮满囤家庭农场场主卞红玲笑意写满脸庞。前不久,她与北京睿特环有机农业技术研究院签订合作协议,在志田村新流转土地上种植有机水稻新品种。卞红玲说:“去年参加南通农产品上海展销会,不仅争取到大量上海订单,还打响了知名度,引来了北京客。”

  比起种植传统稻米,卞红玲种粮利润提高了30%,去年赚约30万元。北京客商跟进,有机水稻种植扩展至250亩。

  上海滩“崭露头角”

  在南通,大量现代农业龙头企业以及类似卞红玲的农场主,已经在上海滩“崭露头角”。江苏飞悦农业成为上海蔬菜集团外延基地后,日销上海蔬菜稳定在10吨以上,在维持上海青浦、奉贤基地的同时,调整人员扩大南通基地规模。同时,在政府各相关部门支持配合下,南通至上海低成本“菜篮子”绿色通道正在构建。

  用工业理念推进乡村振兴。市农委农业处处长陈昌军介绍,通过投资环境说明等推介渠道,南通农产品在上海销量大幅提升。去年至今,全市供应上海农副产品销售额195亿元,同比上升4.6%。

  我市启动了优质农副产品市场服务保障基地建设,明确到2020年的发展目标,涌现出景瑞、旺盛、进鲜港等一批在沪销售的排头兵,南通的有机蔬菜、狼山鸡、三黄鸡、长寿食品、本港海鲜等畅销上海,新培育出海安大米等10个优质特色农产品品牌。沪通农业合作不断深化。畅通产销、供需渠道,实现与上海大市场的销售信息对接、产销信息共享,使南通更多的优质农副产品进入上海市场。

  品牌鼓起“钱袋子”

  实施品牌化战略,扩大市场份额,正成为现代农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南通长寿之都农产品品牌,以及海安大米、如东大米、如皋长寿等南通区域特色农产品公用品牌,全面叫响。

  去年以来,我市相继举办江海河豚美食节、“羊家乐”田园风光游、桃花节、风筝节等休闲农业节庆活动,吸引上海游客30万人次。同时,不断以品牌承接上海农业产业的转移,上海的人才、资金、技术等农业优质资源纷纷选择落户南通,也让我市农民的“钱袋子”更鼓了。

  市农委主任朱进华介绍:“围绕打造上海优质农副产品基地,引领南通农副产品品牌提档升级。去年至今,成功创建了上海外延蔬菜生产基地5个。全市新扩建沪资项目93个,实现投资额32.5亿元,同比增长7.6%。”同时,打造有较高知名度的南通地区特色集体商标,提供给南通名特优新农副产品生产者进行双商标使用,不断扩大南通农副产品品牌的影响力。

  “全覆盖”助推乡村振兴

  以高标准农田建设、适度规模经营、社会化服务联盟“三个全覆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市农委等各农口部门出台计划,一是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适度规模经营。着力打造一批优质稻米产业化基地和粮食产业园区,加快粮食“全产业链”联盟建设;统筹推进蔬菜优势产区和上海市外延蔬菜生产基地建设,改造提升一批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场;培育一批主题创意农业园和农业特色小镇。二是在稳定农产品的产量基础上,更加注重农产品的品质提升,提高农产品的加工能力,使南通成为供沪农副产品的加工基地。力争到2020年,全市粮食自营联盟面积达到2万亩,订单联盟达到30万亩以上;建成高效设施蔬菜生产基地120万亩;发展经济林果规模达22万亩;肉、蛋总产量控制在100万吨左右;水产品总量100万吨;每年新打造优质农副产品市场服务保障示范基地10个。

  同时,规范标准化生产,打造安全放心形象。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以“菜篮子”产品为突破口,以上海市场准入为坐标,从根本上提高我市农产品的市场核心竞争力。坚持“产出来”和“管出来”两手抓,一手抓农业标准化生产,健全标准体系,把主攻方向放在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上;一手抓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建立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体系,加快形成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倒逼机制,建设让上海市民放心的安全农副产品生产基地。

  根据规划,到2020年,全市新增省级以上农(渔)业标准化示范区12个,种植业“三品”产量占比达到55%,渔业“三品”比重达到90%。

  本报记者 郭亮 施晔 通讯员 张晶晶

标签:
责编:胡悦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