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南通 > 关注南通 > 正文

任港街道邀请扎灯能手给新老市民子女上手工课

来源:中国江苏网   2018-03-01 09:11:00

  中国江苏网3月1日讯 “爸爸你看,这是我做的兔子灯”……2月27日下午,农历正月十二,崇川区任港街道大庆社区亲邻来吧活动室一片欢声笑语,小朋友姚陈懿在亲手做完兔子灯后,迫不及待地拉着在活动室满地绕圈圈。

  兔子灯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每到元宵节,南通的孩子们都爱赏灯、玩灯。但是随着电子兔子灯等产品的出现,以及节日氛围的淡化,传统手扎兔子灯逐渐难以寻觅。为了弘扬传统文化,让辖区内新老市民子女体验传统元宵佳节的乐趣,大庆社区专门邀请了小区内的老市民扎灯能手凌幼泉,教孩子们动手学做兔子灯。

  今年80岁的凌幼泉,扎兔子灯手艺是父亲传授给他的。“我们小时候就玩兔子灯,那时候家家户户的孩子都有,一到正月十五晚上,我们就拉着兔子灯满村子跑,兔子灯底座有蜡烛,拉出去时,一片光亮,把整个村子都照亮了,可热闹了,比现在开宝马还开心呢!”凌师傅说,现在会扎这种兔子灯的人比较少,他希望通过这个活动,把这门手艺传给小朋友,同时,也让他们感受一下那时候的节日氛围。

  为了保证活动顺利进行,老市民庄桂荣早早地就帮助凌师傅找来了扎兔子灯的原材料——竹子和木棍。当天下午,只见凌师傅熟练地将一根长竹子劈成数十根细细的竹篾,然后绕成诸多大小不一的圈。“你们看,这两个大椭圆圈圈是扎兔子身体轮廓的,还需要两个小圆圈加以固定。”凌师傅一边介绍,一边手把手地教孩子们做兔子灯。“凌爷爷,我绑不好,你帮帮我吧!”“好的,我们慢慢来。”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齐心协力,一只只可爱的兔子“呼之欲出”了。随后,孩子们就开始了给兔子装轮子以及糊纸工作。虽然装轮子、糊纸等手法略显笨拙,但孩子们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大吉大利”“元宵节快乐”……糊纸结束后,孩子们拿起毛笔、蘸着颜料开始了各种个性化涂鸦装饰,他们有的画了一家三口,有的写上了吉祥语,还有的给兔子画上了美美的睫毛,创意满满。“这是我第一次学做兔子灯,好开心。”新市民子女杨雅鹿说。

标签:

责任编辑:胡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