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南通 > 关注南通 > 正文

2017年南通机场口岸截获进境违禁物品590多批次

来源:   2018-01-09 15:03:00

  中国江苏网1月9日南通讯(记者 曹敏 通讯员 田亭)根据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统计,2017年,江苏南通机场口岸共检疫查验进境行李5.8万件,截获进境违禁物品590多批次,这些违禁物品分别来自泰国、日本、柬埔寨、越南、印度尼西亚、台北、韩国7个国家和地区,主要涉及新鲜水果、肉制品、乳制品和蛋制品等。

  截获的禁止进境物中,水果产品最多

  据统计,2017年,共截获违禁物品590多批次,300多种类。其中植物及植物产品类460多批次,占比77%,主要是新鲜水果等;截获动物及动物产品类120多批次,占比21%,主要是香肠、鸡蛋、鱼干等。

  在进境违禁物种类中,水果产品查获批次最多,达到400多批次,占比75%,紧随而后的香肠等肉制品、鸡蛋分别占比6.9%和6.4%。在占比最高的新鲜水果中,检出多批次检疫性有害生物,如桔小实蝇、大洋臀纹粉蚧等。

  在查验时现场查验人员发现,进境违禁物通常都具有季节性和地域性,比如4月至7月泰国的芒果、山竹等,7月至8月越南的红毛丹等,10月至11月日本的甜柿子等,再比如印度尼西亚、泰国的燕窝,台湾的香肠等,往往都是某一时间段内高频次的禁止进境物。

  燕窝等珍贵特产,携带方式更加隐蔽

  在截获的禁止入境物中,还有许多比较珍贵的特产,比如木制品、燕窝等。燕窝营养丰富,大受国人的欢迎,由于东南亚的天气和环境原因,质好价廉,因此,东南亚航线往往成为携带燕窝的重灾区。仅在2017年8月,印度尼西亚巴厘岛至南通航班,截获的燕窝批次就达6起,重达1.8KG,占当月进境违禁物的9.5%。

  而且与以往相比,其携带方式更加多样化,隐蔽性更强。一些旅客往往将盒装燕窝进行拆分,将燕窝分散藏于随身携带的行李中,或分给他人帮助携带,或将燕窝用锡箔纸“改头换面”,企图蒙混过关。

  燕窝混杂羽毛和唾液,具有携带性禽流感病毒的风险,2017年检验检疫部门采取了约谈、宣传教育、加大查验力度等多手段,燕窝携带次数明显降低。据统计,2017年,累计查获非法携带燕窝入境13起,占全年进境违禁物总批次的2.2%。

  违禁品多为小物品,随意现象普遍

  检验检疫人员在查验时发现,大多数查获进境违禁品都是旅客无心之举造成的,它们大多在旅途过程中存在充当“干粮”、临时存放或吃不完的随行早餐等情况下,未被及时处理而携带进境的,甚至有一些旅客,出现从国内带过去,国外转过一圈,又带回国内的现象,因不能证明其来源,而被截留处理。这些违禁物品大都为鸡蛋、苹果、牛奶等。

  在开箱检查时,旅客往往不知携带,直至查验人员发现后才恍然大悟。这些看似很小的物品,不仅容易引发大的疫情风险,而且占用了现场检疫查验的大量时间,影响了通关效率。

  多次携带违禁物入境,或面临重罚

  通常情况下,现场检验检疫人员在查获禁止进境物时,对旅客以法律法规教育、引导为主。今年,随着南通口岸动植检规范化的建设完成,及全省查验一体机的联网,检验检疫部门将对于性质恶劣、多次携带入境的非法行为,开展严厉的处罚。

  目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非法携带、邮寄动植物及产品入境,将被依法截留,视情节处以最高50000元人民币的罚款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除此之外,多次携带违禁物入境,可能会影响个人征信。2018年上海检验检疫部门对故意瞒报、谎报、藏匿禁止进境物等行为,将录入信用信息服务平台,这对于旅客生活的影响不言而喻。未来,江苏也不排除出台此举措。

  随着春节假日的临近,检验检疫部门提示广大旅客,在出境游的过程中务必认真了解检验检疫的相关法律法规,避免携带新鲜水果、肉制品、种子种苗等繁殖材料,以及各类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入境,自觉维护国门安全,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标签:

责任编辑:张良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