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南通 > 关注南通 > 正文

0

南通救助管理站联合公安、城管等单位 开展专项救助行动

来源:中国江苏网   2017-12-20 08:56:00

  中国江苏网讯 这几天,通城气温骤降,深夜时甚至降至冰点。露宿的流浪者们过得怎么样?是否有热汤热水、棉衣厚被?带着对他们的牵挂,12月18日晚,市救助管理站联合公安、城管等单位,对居无定所、露宿街头的生活无着人员开展“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

  “你好,楼下有一个女子白天拖着行李箱外出,晚上又拖着行李箱回来,睡觉就在楼道里打地铺,这么冷的天,冻坏了怎么办?”晚上8点,市救助站接到热心市民电话后,记者一行随救助人员立即赶往现场。一个地铺、一只黄色的皮箱把不大的楼梯间塞得满满当当,露宿女子裹着厚厚的被子躺在地铺里。看到救助人员,女子立刻用被子蒙住了头,任凭大家怎样劝说都不肯出来。在众人的追问下,这位女子自称自己姓陈、28岁,盱眙人,已经怀孕4个月了,老公是四川人,两人已经离异。

  “到救助站去吧,有热饭、热水、空调、电视、单人间,住在这里对你、对孩子都不好啊。”市救助站救助管理科科长王永香劝说道,可不管她怎么说,女子都拒绝去救助站,坚持说自己的家人周六就来接她回老家。无奈之余,王永香只能放下了装有棉衣、棉被等物的救助袋,并留下了联络卡,再三叮嘱她,一旦改了主意就打电话,救助站会立刻来接她。“这个姑娘的遭遇让人心疼。”市救助站站长朱文香无奈地说,“我们每天来会派人来看望这个姑娘,直到她的家人将她平安接走。”

  随后,救助组又来到易家桥新村18号楼3单元,根据热心市民提供的线索,一楼楼梯间也住着一名露宿者,可是,这次救助组扑了个空。记者在现场看到,墙角放着席梦思床垫、两只行李箱,可主人却不见了踪影。周围邻居反映,这名露宿者是个60几岁的老汉,自称是山东人,不知道去了哪里。无奈之下,救助组只能在行李箱上放了联络卡,委托邻居一旦看到老人就打救助电话。“这种情况是最揪心的,”朱文香说,“这几天我们得多来转转,早点找到老人,最好能劝他到救助站去。”

  第三位流浪者位于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瑞兴路、张江公路交界处的一家小烟酒店门口,前两位流浪者好歹还有个挡风的楼道,可是这位却直接睡在路边的一张破沙发上。更令人揪心的是,大家询问得知这位流浪者已经60多岁,为了御寒,她的身上堆着厚厚的棉被、毯子等物。当这位流浪者露出面庞后,救助人员立即认出了她,原来,这位流浪者是救助站的“熟面孔”、安徽人,去年曾连续两次接受救助。面对救助人员伸出的援手,老人答应跟随前往救助站。记者了解到,老人的家人就住在开发区附近,救助人员将老人安顿好后,会立刻联系老人的家人,将老人送回家去。

  记者了解到,自今年11月“寒冬送温暖”活动启动以来,救助组每天都以车站码头、繁华地区、地下通道、桥梁涵洞等流浪乞讨人员集中活动和露宿区域为重点,增加巡查频次,劝导流浪者来站救助,发放棉衣、棉被、棉鞋等防寒物品。“救助了170多人次,只有2人肯入站。”朱文香说,绝大多数流浪者排斥救助站的原因就是“受拘束”和“没收入”。她呼吁广大市民积极提供线索,发现街头流浪者可拨打24小时救助热线85661648,救助管理站将第一时间为他们提供帮助。

  记者龚丹

标签:

责任编辑:李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