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南通 > 关注南通 > 正文

0

南通召开经济工作月度点评会 提出打造“三大引擎”

来源:中国江苏网   2017-11-02 09:07:00

  市委市政府召开“四个全面”抓落实“两聚一高”争标兵十一月工作点评会

  打造创新改革开放“三大引擎”

  积极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中国江苏网讯 (记者汤晓峰 朱文君)昨天上午,市委市政府召开“四个全面”抓落实“两聚一高”争标兵十一月工作点评会。市委书记陆志鹏强调,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当前首要的政治任务,具体到经济发展上,就是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突出创新、改革和开放,大力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推动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市委副书记、市长韩立明通报1-9月份各县(市)区发展评估结果,并就相关重点工作进行点评和部署。市领导黄巍东、张兆江、庄中秋等参加会议。

  陆志鹏说,1-9月,全市经济运行态势总体平稳,增速稳中有进、结构稳中趋优、效益稳中提质。下阶段,各地、各部门要紧扣年初目标,有针对性地补短补软补缺,确保完成既定目标任务。同时,按照党的十九大的最新要求,及早谋划明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牢牢把握经济工作主动权,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平稳发展。

  陆志鹏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重点是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要实现这个战略目标,就必须进行动力变革。城镇化、工业化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动力,创新、改革、开放是主要的动力源,要通过创新激发新动能,通过改革释放新动能,通过开放集聚新动能,努力形成经济发展新的“三大引擎”。

  陆志鹏强调,要强化创新的战略支撑。资源有限,创新无限。要突出技术的撬动力,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加强对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研究攻关,深化技术领域开放合作,加大对新技术的融合应用。要激发人才的原动力,聚焦重点产业引人才,突出重点区域引人才,注重创新政策引人才。要放大平台的集聚力,重点解决好研发平台建设针对性不强、高端平台不足、在技术研发方面作用发挥还不够等问题。要发挥企业家的推动力,引导企业家加快集聚创新资源,鼓励企业通过新技术新产品开拓市场,加强企业家创新精神的培育。

  陆志鹏强调,要下好全面深化改革先手棋。从市场环境入手把投资领域拓得更宽,帮助企业向相邻领域、军民融合领域拓展,加快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从服务环境入手把经营成本降得更低,认真落实好降本减负政策,创新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方式,大力推进企业上市融资,打造“不见面审批、无缺陷服务”南通品牌。从法治环境入手把企业财富保护得更好,切实关注企业和企业家诉求,维护好他们的合法权益,充分尊重企业的经营自主权,为企业知识产权和经营模式创新提供保护。从社会环境入手把企业家地位提得更高,积极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多为企业做一些“雪中送炭”的实事好事,同企业家建立起“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推动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陆志鹏强调,全面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要坚持发展大格局、开放全方位,以高远眼光谋划新一轮对外开放,积极融入国际产业分工,参与全球资源配置,着力做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对接服务上海的三篇文章。要加快提高开发园区的发展质量,实现特色化、高端化、功能化、集约化发展。要构建高层次交通支撑体系,提升交通枢纽定位,加强与上海的交通对接,强化重点工程推进。要高水平大力度开展招商活动,领导干部要做重大项目招引的“舵手”“推手”和“操盘手”,重特大项目招引要坚持市县联动,紧盯世界500强企业、重点央企、军企、大型民企开展专业化、精细化招商,学会运用产业基金、股权运作等新思路新方法引进重特大项目。

  韩立明在点评、部署时要求,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盯年初各项目标任务,抓重点、攻难点、补短板,确保全年圆满收官。一要对标找差、全力冲刺。全面查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围绕交好答卷、争先进位、做强支撑,进一步强化监测、细化举措、实化责任。二要力推项目、增强后劲。加快推进省级重大项目、市级“双百”项目、城建交通项目、为民办实事项目等现有项目建设,掀起新一轮引资热潮,着力推进“3+3+N”重点产业发展。三要抓住关键、有效攻坚。抓好年度重点任务收官、重点改革落地、重点问题整改,确保国家、省有关重大政策措施以及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四要统筹兼顾、稳中求进。持续抓好社会矛盾化解、安全隐患整治和财政金融风险防控,确保安全稳定。全力做好富民增收、脱贫攻坚、基层基本公共服务功能配置、弱势群体生活保障等工作,持续改善民生。同时,深入谋划明年目标任务、思路举措和重点工作方案、项目计划。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刘浩,副市长赵闻斌对分管部门的工作作了点评。

标签:

责任编辑:李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