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南通 > 关注南通 > 正文

0

力推“互联网+海关” 南通海关构建全领域一体平台

来源:中国江苏网   2017-10-16 08:59:00

  中国江苏网讯 2日凌晨6点,在南通海关监管下,一架波音B767飞机满载45吨货物腾空而起,飞往日本大阪。此举标志着南通首条国际全货机航线正式开通。

  近年来,南通海关聚焦地方发展,立足强企惠民,全面落实南京海关支持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措施,倾力服务南通开放型经济和上海“北大门”建设,日前被江苏省文明办推荐为第五届全国文明单位。

  大通关:让数据飞奔起来

  12日上午10时,南通利达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的业务员申媚轻点鼠标,在线完成了税款电子支付手续。5分钟后,她就在手机上收到了货物放行通知。“真快!太快了!”小申非常兴奋。

  企业通关“足不出户”,这种由衷的获得感,来自于南通海关力推“互联网+服务”的执着。近年来,南通海关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手段,全面推广全国通关一体化、无纸通关、汇总征税、自报自缴等多种通关模式,促进贸易便利化。同时大幅压缩出口通关时间,支持我市外贸增长回稳向好。对此,中外运南通分公司报关部经理盛嘉伟认为,“船期安排对企业最为重要,全国通关一体化有效破解了这个瓶颈。而海关先税后审,让企业有了自主权,通关效率大大提高。”8月,南通口岸90%以上的进出口货物运抵码头即可自动放行,报关无纸化率超过95%,出口通关时间同比缩短72%。

  在数据跑起来的背后,有着“争第一、创唯一”的豪气,更有着“贴市情、接地气”的担当。近年来,南通海关锐意改革,创新服务,多项关键领域改革走在系统、省内海关前列。他们率先探索加工贸易监管一体化改革,通过集中作业使手册设立、变更时间锐减一半,备案金额高达75.8亿美元。依托南通电子口岸,率先上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让企业一次录入、节点跟踪、在线办理,目前报关单量保持全省第一。据企业反映,南通口岸通关优势十分明显,货物申报仅需5~10分钟,船舶申报也由过去的1—2天减至1小时。

  大平台: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日前,南通华夏飞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完成了海关联网监管测试,即将迎来首架飞机部件再制造加工贸易业务。“南通海关创新‘整进零出’监管模式,促成我公司成为全国第一家获批企业。”总经理申炳龙感慨地说,“没有海关的支持,这是不可能实现的。”

  “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举措还有很多。去年,南通海关力促我市跨境电子商务落地,从主动协调到开办业务,仅用了10天时间。随后,帮助对接“苏满欧”班列,为跨境电商货物开辟了铁路邮政通运渠道。截至今年8月,累计出口货值达3115.1万元人民币,一般零售规模居全省第一。

  近年来,南通海关积极推动我市成为全国唯一拥有5个一类口岸、全省唯一拥有两家保税物流中心的地级市,支持南通综保区和通海港区建设,复制推广11项自贸区政策,为“江海联动、跨江融合发展”拓展了空间。同时,应对海关机构覆盖南通全境的特点,统一实施“联系政府、对接项目、服务企业”制度,构建“全地区如一关、全领域为一体”的服务平台。面向辖区75个监管场所、万余家企业,南通海关坚持重点项目跟踪服务、疑难问题现场办公、新办企业先期辅导、涉案企业及时回访。在全市“走帮服”活动中,编发《通关服务指南》9类近万册,建立“关企e家”等16个微信群,启动“以企业为单元”加工贸易监管改革试点,创新旅客“互联网+扫码缴税”支付方式,被企业、群众誉为“家门口的海关”。

  大物流:使发展的步伐更快

  “到9月份,进出如皋港保税物流中心的货值已达8.1亿美元,在省内同行业绩中排名第一。这也带动了港口吞吐量的增长,几乎一天一艘班轮。”江苏如皋港集团总经理马玉东说,“海关的同志很辛苦,经常为我们加班。”

  在南通海关12个业务现场,“马上办、加班干”、“饱负荷、快节奏”早已成为常态。海门叠石桥是江苏首个市场采购贸易试验田,为促进物畅其流,南通海关在这里专设了出口直通点,6名关员两年验放货物达到30亿美元。去年,叠石桥市场出口业绩跃居全国第三,写下新的传奇。

  近年来,南通海关围绕上海“北大门”建设,主动加强与沪苏浙等长江沿线海关的合作,优化直航进出航线和长江流域内支线转关,试点“内外贸同船运输”,开通“一带一路”中亚货运班列、沪通空港“中转联程”快线和出口货运“卡车航班”业务,全面推行“掌上物流”。这些措施,整合放大了水陆空铁的叠加效应,为我市企业搭建了“选择多、通关快、成本低”的国际物流大通道。

  率先在全省开展“仓储货物按状态分类监管”试点,是南通海关加快物流、促进区港联动的又一力作。在南通综保区,非保税货物与保税货物一同参与集拼、分拨,最终根据订单确定货物流向。试点以来,海关共验放非保税货物进出区4.8万吨,货值逾6亿美元。南通福汉兴业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唐小玲高兴地说:“我们有3万平方米的仓库,过去一直吃不饱,亏损最多时超过400万元。现在,5台叉车连续作业都不够用,打算买车招人,仓库也要扩容。”

  本报记者 陈可

  本报通讯员 赵辉 俞叶

  

标签:

责任编辑:李笑林